首页 陇州社火

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定西样板”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04 09:11)
文章正文

    近年来,定西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定西样板”。

    从诗意盎然的花海到古朴幽静的小镇,今年来,定西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深入实施“文商活市”战略,品牌赛事活动接连不断,“文气”与“游质”大幅提升,一幅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共享发展成果,绽放文旅融合新光彩

    文化旅游产业要实现大发展,离不开一个个项目的支撑。

    隆冬时节,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通渭县墨香书画小镇翰墨文化中心、定西陇佑文旅康养苑等项目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塔吊、施工机械、车辆一派繁忙,工人们加班加点抢抓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建成投入使用。

    “整体规划一轴带两翼,主要有古迹文化资源展示、民俗文化资源展示、传统书画资源展示,配套健身游泳康养项目,另外在定西传统文化展示的基础上,以吃、喝、游、娱、购5种方式,全面展现定西的传统美食小吃及环境资源。”定西陇佑文旅康养苑项目负责人景照懿说。

    今年来,定西市积极推进一批文化游、康养游、研学游新业态项目,实施渭源县渭河源景区服务能力提升等文体旅游重点项目35个、完成投资1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签约落地南屏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等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40.5亿元,已落地开工9个。

    定西市还以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乡村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为依托, 组织开展送文艺演出、送文博展示、送书画、送图书、送戏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家级非遗通渭小曲戏,走进各乡镇为乡亲们倾情演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陇西云阳板,在李氏文化旅游活动上盛情表演;2023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活动在岷县盛大开幕……一场场惠民活动让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每天早上,位于陇西县文化馆的“百姓舞台”就会热闹起来,台上表演者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喝彩不断。在陇西县文化馆最醒目的位置,有一张“百姓舞台”“课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小曲、秦腔、秧歌、合唱、葫芦丝演奏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广大戏迷观看。

    临洮县目前建有两个智慧图书馆,每天查阅资料、借阅图书的市民络绎不绝。该图书馆还设立“孝善小讲堂”,馆长杨小峰和馆员带头讲课,从以前“三五个人”到如今“人满为患”,成为周末家长和孩子开展知识问答、道德辩论、互诉心声好去处。

    “每个智慧书屋有藏书区、阅读区、自助服务区3个区域组成,藏书1万余册。因为智慧书屋环境更舒适、服务更周到、借阅更方便,平时到这里看书的人特别多。”临洮县图书馆馆长杨小峰说。

    定西市文体旅游局公共服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市争取“戏曲进乡村”资金360多万元、开展演出活动600多场次。举办春节社火展演、首届定西文化艺术月等群众文化活动2000多场次。

    深挖资源禀赋,实现全域旅游新突破

    定西市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独特,马家窑文化、李氏文化等驰名中外,渭河源、贵清山、遮阳山、通渭温泉等景区独具魅力,“榜罗会议”“岷州会议”等红色文化资源影响深远,战国秦长城、灞陵桥、威远楼等古遗迹文化历史厚重,书画艺术、花儿等文化璀璨夺目。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陇西李氏文化成功举办了世界李氏文化论坛、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和《食李维生》大型情景剧,吸引了海内外的李氏宗亲前来旅游观光和寻根祭祖。”陇西县旅游开发服务中心干部王青青说。

    8月至9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项活动之第十二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和第六届马家窑文化节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展览展示、招商推介、产品展销、学术交流、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50余项活动,100件国画和油画作品,马家窑ID形象“淘气宝宝家族”,为广大群众和游客带来丰富的视觉盛宴。

    9月22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由临洮县精心创排的大型水幕实景剧《再现貂蝉》在熙州·明园景区震撼首演。《再现貂蝉》是全国首部貂蝉主题园林式实景演出,也是甘肃省首部庭院式实景沉浸式光影演艺秀。

    “《再现貂蝉》上映期间,吸引了周边市县约12万人到场观看,起到了一个宣传引流的作用。”临洮县融科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炳远说。

    围绕马家窑文化、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渭水文化、书画文化等多元的文化资源禀赋,定西市成功举办第五届渭水文化旅游节、第六届马家窑文化节、第十二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持续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当“镇江南”遇见“定西北”,定西市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走进山水镇江。“定西宽粉队”携“淄博烧烤队”等10多支民间足球队开启首届定西宽粉美食足球超级联赛。

    “这么近,那么美”20℃的定西等您来——黄河之滨·渭河源头文旅音乐推介活动、“融媒联动·全域旅游”全国百家市县融媒看定西、国家级非遗项目“巴当舞”携“定西宽粉”亮相贵州“村超”赛场等活动让定西文化旅游火爆“出圈”。

    春节篮球争霸赛、全国体育传统学校篮球联赛、“花儿原上”乡村健康跑、“长城之源”山地自行车赛、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精彩纷呈。

    “文化+”“旅游+”“体育+”遍地开花……定西市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文化旅游项目,“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的乡村旅游格局日益凸显。

    国庆期间,安定区青岚山田园综合体精心布置了青蓝凝萃观景台、北斗星空营地及海旺七星山庄及各种特色房车,基地内人来人往,本地游、近郊游等周边短途休闲游持续升温。

    暑假假期,渭源县元古堆人气火爆。“红火花海”“松林鹿苑”“萌宠乐园”“浪漫时空钥”等景点,每年接待来自西安、兰州、江浙等地旅游团体4000批次17万人次,促进本地群众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今年来,定西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从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到旅游服务、配套产业,做好乡村振兴与旅游富民“大文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明显扩大。

    成功创建2022年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6个。实施乡村旅游项目30个、完成投资7000万元。全市累计建成农家乐355家、民宿46家,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81家。

    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36.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95%和78.81%。

    活化历史传承,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大众共享文化成果,才能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

    中国洮砚博物馆位于临洮县旅游集散中心,自2022年6月开始建设,2023年9月开馆,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洮砚文化专业博物馆。选石、构思、上稿、粗雕、细雕、抛光、题刻砚铭……游客可以在中国洮砚博物馆二楼的大师工作室目睹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阳山因夷齐文化、德源文化而闻名。该景区不仅引进网红秋千、碰碰车、星空屋等游乐设施,还建设长廊、商铺和智慧旅游系统,不断提升景区品质。今年来,定西市加大各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满足游客多重体验,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定西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出台《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施方案》,完成灞陵桥保护修缮工程,市博物馆新馆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

    在市文化馆六楼排练大厅,舞蹈老师关雅莉正领着几十名学员随着音乐节拍排练舞蹈《马铃薯花开幸福来》。原创舞蹈《马铃薯花开幸福来》荣获省级二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并在全国广场舞山西大同片区进行了展演获得优秀奖。

    “今年来结合定西市地域特色,精心创排了《马铃薯花开幸福来》《定西宽粉》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参加国家级及省市比赛6场次,艺术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定西市文化馆舞蹈老师关雅莉说。

    今年来,一大批契合人民群众美好愿景的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陆续面世,全市艺术精品创作展演成果丰硕。

    《老爸的天空》《回家》荣获甘肃省首届孝亲敬老文艺汇演曲艺类和戏剧类的一等奖;《不唱花儿心不甘》《吉祥颂》《振兴花开》分别荣获甘肃省第六届群星艺术大赛音乐类二等奖、舞蹈类二等奖和戏剧类三等奖。

    同时,承办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举办定西市第六届女性美术作品双年展等大型美术书法展。举办第二届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大赛,4名非遗传承人被认定为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24名传承人被认定为甘肃省乡村工匠,15人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如今的定西,“药都薯乡·壮美定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定西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自信满满、越走越宽广……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国军 焦煜鑫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