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永昌非遗】永昌老腔炕头戏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08 06:01)
文章正文

永昌老腔炕头戏在项目类别上属于曲艺。流传于永昌县城及城郊民间。2023年2月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清朝初期,随着社会的初步稳定,经济开始繁荣,地处河西走廊的永昌地区商贸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毗邻甘肃的陕西客商频繁往来,设馆经商,交际娱乐,其眉户剧因此传入永昌,融入永昌民间戏曲,逐渐形成永昌老腔炕头戏,其唱腔粗犷、高亢、悠扬,有着明显的永昌地域特色。该戏种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的永昌民间较为流行,目前仍有部分爱好者在传习。

西北冬天寒冷,演出者习惯坐在农家热炕头上表演,这家唱了那家唱。尤其是春节期间,炕头戏班还应邀在农户家中表演,受到主人热情接待。炕头中间摆放炕桌,上面摆上年馍馍,茶水、酒水,一番热闹景象。

永昌老腔炕头戏一般由15人左右演出,演唱形式较为轻便灵活。有时与民间社火相结合,串唱永昌曲子。永昌老腔炕头戏的演唱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神话故事。通过演唱来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表达人们对忠奸善恶的评判和祈福纳祥的心愿。

永昌老腔炕头戏的腔调数量繁多,当地人常以三十六大调、七十二小调来形容其腔调数量之多。如罗江怨、叠断桥、哭皇天、背宫、长城、苍龙哭海、黄龙滚尾、鼓子、苦菜花等。一般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调来演唱,每一个腔调也有基本固定的演唱内容。永昌老腔炕头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二胡、笛子、梆子、锣、鼓等。

永昌老腔炕头戏唱腔粗犷、高亢、悠长,如泣如诉,令人荡气回肠,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和民间文学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由于永昌老腔炕头戏的老艺人相继离世,再加上现代音乐传媒的发展,流行歌曲盛行,传唱老腔炕头戏的人越来越少。进入二十一世纪,永昌老腔炕头戏的传唱只有为数很少的一部分人,亟需保护。

2018年开始,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高度重视下,县文化馆努力发掘保护这一珍贵的地方传统文化,组织了近20人的永昌老腔炕头戏传习班子,每年在馆内集训两次以上。在永昌老腔炕头戏演唱发起人鲁福年以及老一辈老腔艺人的不懈努力下,发掘保护10余种古老腔调、30多个折子戏。2022年,永昌老腔炕头戏登上网络春晚的舞台,被央视驻甘记者专题采访并在央视新闻栏目播出。

永昌炕头戏

来源:爱永昌客户端

编辑:王博

监制:李学奎

总编:赵坚辉

责编:田新林

金昌旅游ID:gsjcly 金昌旅游期待与您互动 ★ 游记、图片、游记 可投至2867498905@qq.com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