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青海互助:非遗展演进校园 千人安昭舞青春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11 21:46)
文章正文

原标题:青海互助:非遗展演进校园 千人安昭舞青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5月9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举办青少年“千人共舞踏青春”安昭非遗传承展演活动,来自互助县民族中学的1040名学生身着彩袖,共舞土族安昭舞。千名土族少男少女身着鲜艳夺目的土族民族服饰,朝阳下踏着轻快的步伐,或舒展双臂,或摆动身躯,在明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学生们围着圆圈一起舞动,舞姿轻盈,灿烂的笑容展现着青年蓬勃向上的朝气,明朗的眼神中流淌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七彩云霞披在身上,彩虹如梦装进心里。彩虹映在土族阿姑的衣袖上,于是便有了彩虹之乡——互助。披着彩虹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于是便有了土乡之舞——安昭。土族安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着丰收的喜悦,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近年来,互助县教育局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团等活动,大力保护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彩虹互助、热爱大美青海,厚植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

据介绍,2014年互助县就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确定了互助县民族中学等6所试点学校。2017年在各初级中学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各学校有序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县文化馆先后为全县27所学校编撰发放《丹麻土族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盘绣》《拉仁布与吉门索》《土族服饰》《祁家延西》非遗校本课程,做到了学生人手一册。县文化馆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非遗讲座、花儿传唱、盘绣技艺传授等。

“花儿”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是祖国的好地方,山势儿壮。”“现在的学生实话好,学杂费全全儿免了。”“多做运动着多行走,锻炼着尕身体展了。”等令人赞不绝口的花儿唱词在学生间传唱。各学校在音乐课堂穿插《土族花儿校园读本》,为学生讲解自己身边的土族文化、教唱曲谱《白牡丹令》,并让学生记住了脍炙人口的花儿唱词。

互助县民族中学副校长桓满玉介绍,学校利用“非遗”进校园活动,充分挖掘“非遗”民族优秀文化,开设土族盘绣、安昭舞、花儿合唱等社团,每天大课间师生同跳安昭舞,使之成为学校特色,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互助县各学校充分利用课间操、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以及品德课、艺术课等,邀请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辅导。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非遗传承人技艺传授、观看非遗成果展览、举办非遗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非遗传承工作。

互助县城东小学教导主任袁永昌介绍,2019年9月,学校组建了“秦腔”社团,目前有40多名学生参加。在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及互助县秦韵剧团的指导下,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参加了互助县百姓迎春晚会及2020互助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春节晚会,学校被青海省戏剧家协会命名为“戏剧进校园活动示范基地”。

各学校定期举办的校园艺术节、艺术周,师生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活动,充分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孩子们的情感世界、艺术成绩。东沟乡中心学校、五十镇中心学校土族盘绣社团工作坊亮相全国中小学第五届艺术展,学生艺术工作坊首次在目前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中小学生艺术盛会上展出并获奖。丹麻中心学校组织花儿社团学生参加央视少儿节目“大手牵小手”公益活动的录制。

“我们学校有盘绣、刺绣、十字绣等社团活动,学生参与非遗文化体验和手工制作,让学生学非遗、知非遗,将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互助县五十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张世英说。

“我特别喜欢刺绣,家里帮妈妈绣过,在学校通过刺绣老师的辅导,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每完成一件作品我都非常开心。刺绣能让我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对我很有帮助。”互助县东和乡中心学校八年级学生张秀明说。

互助县教育局副局长赵春生介绍,近年来,互助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体系,充分利用“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中小学校开设土族盘绣、安昭舞、土族“花儿”等极具本土特色的非遗社团,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