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镜头里的年味”主题线上作品展(二)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13 11:26)
文章正文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和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山西省文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文艺工作融入山西发展大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坚持一个遵循、推进两个转化、实施五项工程”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特在春节期间举办“镜头里的年味”图片展。

本次展览由山西画报社、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和山西美术馆主办,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集摄影作品并精心筛选出具有浓郁年味的优秀作品100幅。这些作品主题突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探索性为一体,反映了新时代三晋大地的伟大变革,记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广大摄影工作者用手中的镜头、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眼光创作出一幅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中国力量、以中国“年俗”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摄影作品,丰富了我省群众文化活动内涵,营造了健康向上、欢乐祥和、喜庆文明的浓厚节日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发展、焕发新气象,不断增强实践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凝聚共识,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不断推动我省文艺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亲爱的朋友们新年快乐、安康幸福!

2023年1月

春节民俗活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华夏先民们会举行一系列旨在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的仪式,这些仪式逐渐演变为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山西的春节民俗活动呈现出多元并蓄、古朴豪放的特点,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如垒旺火、赏宫灯、打铁花、扎马角、敲锣鼓、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抬铁棍、跑鼓车、扇鼓傩祭、高跷走兽等。在民间传统习俗里,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民众会在春节期间置办年货、祭灶、扫尘、割年肉、贴年红、剪窗花、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派发压岁钱、拜年、祭祖等。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节庆文化的集中展示。



张旦《拉鼓车》

襄汾鼓车是山西省襄汾县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时至正月十五、三月十六和清明时节,沿山一带的村子里,像尉村、三公村、南北膏腴、南北贾岗等村,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子,或两村各组成一队,或一村分成两队,拉鼓车以接力赛。襄汾鼓车表达中国劳动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和英雄气概。



王学富《旺火》

村民根据传统习俗,在家门口垒起旺火,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尚建周《扎马角》

“扎马角”是在山西晋南临猗县春节期间仍保留着的一种古老的社火活动。相传“扎马角”是从古代的祈雨活动演化而来,将属龙之人扮成“马角”用铁链捆绑,被众人押往黄河边取水,置之庙宇观音玉净瓶中,完成祈雨祭祀活动。



栗卢建《“高跷走兽”舞欢节》

“高跷走兽”是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如今老少同台展才艺,将非遗融入生活,展现出稷山县非遗传承的魅力。



王平《踩高跷》

踩高跷在吉县一带又叫“踩拐子”。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主要节目有《八仙过海》《西游记》《水浒》等。



马小平《晋商故里闹元宵》

春节期间,太谷县城街头背棍表演。



田青《闹红火》

清徐县西高白村正月里社火表演。



马小平《铁棍闹春来》

“铁棍”又称“抬阁”“高台”等,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山西各地广为流传。民谣曰:“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



邢兰富《打铁花》

左权县寒王乡曹家寨村,民间艺人轮流向空中击打铁水,朵朵铁花绽放夜空,如天女散花般绚烂夺目。“打铁花”是左权县曹家寨崔氏家族的传统技艺,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凯杰《舞龙嘘花过新年》

舞龙嘘花闹元宵,嘘花者点燃嘘花筒,火花直喷龙身,勇敢的舞龙者则赤身在嘘花火海中跳跃奔腾。



郝彩萍《傩戏》1



郝彩萍《傩戏》2

“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扇鼓傩戏从宋代淳化年间起源于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是当地人每年仲春举办的祀神文化活动。



杨军 组照《东庄刮街》1



杨军《东庄刮街》2

“刮街”最早源于“打更”,是一项早期民俗活动,是借助神的力量将村中潜藏的妖魔鬼怪、邪恶污秽,驱赶出村庄,以求一年平顺安康。刮街活动的时间是固定的,每年正月十六下午举行。十六上午,所有参加活动的人们便开始准备,除准备所带器具外,还要化妆打扮,涂脂抹粉。



杨军《竹马欢腾庆新春》

平顺豆口二月二古庙会被称为“百里水乡、三省交界第一会”。春回大地,日暖人间,每年农历二月二,平顺豆口古庙会闹社火活动拉开帷幕,往日静谧的山村顿时沸腾起来。半晌时分,闹社火队伍已开始走街串巷,每到一处都是人头攒动、唢呐齐鸣、鼓乐喧天,到了演出会场,跑旱船、八音会、扭秧歌、情景剧......精彩的民俗表演更是接连不断,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令人目不暇接。



王平《跑竹马》

吉州跑竹马流行于吉县一带的自娱自乐型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刘海霞《忻州:庆新春,闹元宵,年味不减》

忻州古城不仅古味十足,还有红火秧歌每日助兴,每个县每天派出表演团队在古城巡游表演。有憨憨的大头娃娃,有挑着担子带着“媳妇”的秧歌,有着古装跳现代舞的年轻艺术团队等。正月十一到十二,古城街道仍然游人如织,看表演,品美食,体验非遗。



李军《大头娃娃》

长治市古村落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每年正月十五开始在村里组织村民自演、自导的传统文化节目,这是村民扮演的大头娃娃准备演出。



肖继旺《古村锣鼓庆新春》

天气虽然寒冷,但挡不住方山县张家塔村村民的热情,他们敲锣鼓、舞扇子、挥绸子……欢聚在文化活动广场上,有鼓掌的、吆喝的,还有加入表演队跟着舞起来的,更多的人拿起手机,用镜头记录下这份欢快。



阮洋《锣鼓激越庆佳节》1



阮洋《锣鼓激越庆佳节》2

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内,参加锣鼓大赛的选手们以激越的鼓点展现各自的精神风貌,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当日,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3 年“花灯贺岁 战鼓迎春”锣鼓大赛暨花灯展活动在此开幕。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区14个街道选送的15支锣鼓代表队1500余人同台竞技、切磋交流,充分展示万柏林鼓乐文化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韩峰《稻花飘香》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



刘通《牵手古今 齐聚大同》

在大同市鼓楼,梦幻彩车巡游让观众大饱眼福。2023年“大同年 大不同”新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周边省市大量游客齐聚大同古城,感受浓浓年味。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各种文化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集中展示了古都大同的独特魅力与传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热闹非凡。大同正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促进城市文旅振兴,打造更闪亮的文化品牌,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郑璐 袁泉 牛枫《迎兔年闹新春,大阳古城年味足》

火树银花迎新春!绚丽烟花秀点亮大阳古城!



王平《划旱船》

划旱船,是吉县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元宵节时,吉县流行这种民间舞蹈,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迎亲》《回娘家》等节目。



贺子毅《走旱船》

每年正月十五农村民俗汇演,扭秧歌、骑毛驴、走旱船,喜庆又热闹。



戴亚平《地道中国年》

划旱船等传统民俗活动,营造了全民同乐的喜庆气氛,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年味。



安晋华 《红红火火闹新春》

大同古城春节期间,风俗文化表演。



戴亚平《地道中国年》

春节期间,山西省吕梁孝义、晋中介休等地开展了锣鼓、舞狮、秧歌、跑旱船等缤纷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



贺子毅《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日子表演。



焦忠民《舞狮》

春节期间,山西省吕梁孝义、晋中介休等地开展了锣鼓、舞狮、秧歌、跑旱船等缤纷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



马小平《金狮舞盛世》

左权县城街头舞狮表演。



贺子毅《响彻云霄》

晋中社火活动。



刘通《鼓子秧歌舞起来》

柳林县三交镇黄河岸边鼓声雷动、秧歌起舞,村民们用喜庆的鼓子秧歌庆贺新春佳节。



李军《威风鼓》

长治市每年正月十五在八一广场举办元宵节街头文艺汇演。



李军《龙舞乡村》

长治市古村落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每年正月十五开始在村里组织村民自演、自导的传统文化节目,传统节目舞龙是重头戏。



谷牛《舞龙社火》

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李喜明 《正月里》

正月里闹红火,人们喜气洋洋扭秧歌、舞龙、舞狮、锣鼓喧天,赞美新时代



闫占威《龙的传人》

刘家堡春节庆祝活动。



雷岩峰《古城闹红火》

平遥古城庆祝元宵节民俗庆典活动。



戴亚平《民俗非遗闹新春》

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春节文化活动群众文艺汇演在崇义园精彩上演。由各乡镇(街道)选送的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孝义地秧歌,正踏着有节奏的鼓点为父老乡亲们送祝福和吉祥。



戴亚平《民俗非遗闹新春》

花棒手是戏曲中武生的扮相,花棒用梨木做成,一尺多长,左右手各执一棒。从花棒手踢飞腿、下八叉、虎势、马势等一系列动作的展示,显示出男人英气十足、气宇轩昂的样子。



戴亚平《民俗非遗闹新春》

打花鼓演员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是戏曲中小丑的扮相。鼓手的升子步、弓马步、苏公背剑等一招一势都突出了丑角轻松开朗的性格。



雷岩峰《平遥中国年》

春节期间,平遥古城开展民俗表演活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