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河湟地名中的明朝那些事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22 11:07)
文章正文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征虏大将军”徐达在今天甘肃省定西地区,击溃了元朝主力后,兵锋直指河湟谷地,一个月后,明军将领邓愈率部进入今天的青海……

“旗”的转音

《明史·地理志》记载,明朝的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蕃……”为了实现对这片辽阔地域的有效统治,明王朝除了广置郡县外,还推行了极具特色的卫所制度。

明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西宁州改为西宁卫。西宁卫大体管辖着东至今天的青甘交界处,西至今天湟源县,黄河之南的广袤地区,这里是河湟谷地的核心地带。

为了便于管理,西宁卫下设西宁、碾伯、镇海、北川、南川、古鄯6个千户所,按照明王朝的军事行政编制,每个千户所下又设有若干百户所,百户所下面设有总旗,总旗下设有小旗。

《明史·兵志》记载,一般情况下,总旗由50人组成,小旗由10人组成,“旗”是西宁卫最小的行政单位。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文史专家张生寅先生介绍,明朝初叶,西宁卫城周边地区,设立了很多“旗”,这些“旗”往往以数字命名,比如“一旗”“二旗”“三旗”在历史的演变中,“旗”逐渐发生转音,被“其”所取代,比如,今天西宁市城北区的三其村,很可能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世袭的军户

张生寅先生介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扩充兵源,壮大武力,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军民分籍制度。

据统计,明朝时的户籍大体分为军户(军人)、民户(农民)、驿户(驿站)、盐户(制盐)、匠户(工匠)等几种,拥有不同户籍的人往往世居一地,职业身份世代相传,在朱元璋的设想中,世袭制的设置,基本能保障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

明朝的中原和江南地区,采取了府卫并置,军政分开的行政设置,卫所是一个纯粹的军事机构。明朝开国后,河湟谷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蒙元势力并没有被彻底消除,河湟谷地战乱频仍,为了加强河湟谷地的军事防御力量,明王朝仅仅在河湟地区设立了卫所,这就意味着西宁卫成为了一个军政一体的地方管理机构,宣德年间,西宁卫设立了军民指挥史,西宁卫军政一体的性质被进一步强化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卫’管辖5个‘所’,西宁卫却管辖着6个‘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明王朝对西宁卫的重视程度。”张生寅先生说。

在西宁卫管辖的区域内,除了今天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的官亭、巴州地区和乐都区的部分地区(明朝时这一地区被称为“三川巴暖”)有少量的民户外,西宁卫的大部分常住人口是军户。

明朝初叶,西宁卫的军户来源大体有几种,一是随军队来到河湟谷地的将士。

“根据后世的家谱看,这些将士主要来自今天河南、陕西、江苏一带。”张生寅先生说。

还有一部分是前元投诚的河湟土著将士,这些少数民族将士,多为土司管辖,被称为“土兵”。

明朝初建时在河湟谷地分封的16个土司中,有15个是元朝时就活动在河湟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头领。

“根据西宁卫‘汉内外夷’的布兵原则,大部分‘土兵’驻扎在西宁卫城的周边地区,这也造成今天西宁周边的浅山、脑山地区的很多地名都是少数民族地名音译。”张生寅先生说。

军户逃亡

“西宁卫刚成立时,朝廷按照相关规定,给每个军户分配了相应亩数的土地,以便军户驻守屯田,朝廷分配给军户的土地被称作‘军马田’。按照朱元璋“养兵不耗民财”的原则,每3个军户结成一个‘集体’,其中一个军户出丁征战,另两个军户则负担他的装备和物资。”张生寅先生说。

明朝时,出兵打仗几乎是驻守在河湟谷地军户们的家常便饭,军户们的负担很大,不堪负重的军户开始逃亡,不少军户成为“流民”。有明一代,军户逃亡是重罪,为了防止军户逃亡,明王朝专门设置了御史,负责对军户的监察,可效果并不明显。

“有关资料显示,明初期,西宁卫的军户数量大约为7500户,到了明朝中晚期,只有4500户了。”张生寅先生说。

明宣德年间,河湟土司,会宁伯李英被朝廷褫夺爵位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招募了七百余户逃户,在今天的民和地区为其置庄垦田。

与长城相呼应的新地名

在今天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流传着一个“面头太爷”的故事。相传明朝时,蒙元残部时常骚扰百姓,有一天,蒙元骑兵掳走了面头太爷家的女眷,面头太爷一路追击,不想力所不逮,被蒙元骑兵俘虏后砍下头颅,为了保留“全尸”,面头太爷下葬时,家人们用面为他捏制了一个脑袋,“面头太爷”因此得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当年河湟谷地战事何等惨烈。”张生寅先生说。

为了加强西宁卫的武装力量,明王朝在西宁卫城周边地区修建了边墙。

史料记载,从明朝的正德年间开始,青海军民开始修建以边墙为主体的军事防御体系,隆庆年间边墙修建完成。明朝边墙主线北起今天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冷龙岭,南到今天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黄河北岸,呈半包围的状态,拱卫着西宁卫城。河湟地区的边墙最终和长城主线连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国长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边墙的修建,西宁卫城周边地区的地名也发生了变化。

“先前的‘旗’逐渐被‘堡’和‘寨’取代,这样的改变与边墙的修建相呼应。”张生寅先生说。

史学家留意到,河湟谷地不少“堡”和“寨”是以姓氏为前缀,比如刘家寨,曹家堡,这说明到了明朝中后期,以家族为单位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河湟谷地逐渐成型。

“在青海东部,与‘边墙’有关的地名还有很多,比如榨门庄,比如南门峡很可能就是闇门峡的转音。”张生寅先生说。

“屯”的来历

《西宁志》记载,明万历之后,西宁卫周边地区的堡寨已经超过了两百个。

有一个特例是,今天的贵德地区,有的地名多以“屯”命名,这在别的地方很少见。贵德民间传说,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贵德城建成后,明王朝于河州拨民48户来贵德开垦守城,又拨世袭百户王、周、刘三姓,各携眷口,赴贵德守御城池,由此形成“贵德三屯”。

张生寅先生介绍,贵德地区之所以有“屯”少“寨”,是因为明朝时,贵德的军事和政务并不归西宁卫管理,而是归河州卫和河州府管理,就地理位置而言,贵德也处于明边墙的边缘地带,所以地名习惯与西宁卫所辖地区略有差异的现象。

“驿”和“铺”

在河湟谷地的古地名中,有不少地方被冠以“驿”和“铺”,张生寅先生认为,这是和古代的驿传系统有关系。

河湟地区的邮驿系统历史悠久,早在汉武帝时期,赵充国屯田河湟后,河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驿路便开通了,到了明朝,河湟地区的邮驿体系变得越来越巩固和完善。

我省已故地方史学家芈一之先生考证,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西宁卫共有7个驿站,5个递运站(类似于今天的物质转运机构),14个铺,据《西宁府新志》介绍,每个驿站都设有驿马和驿丞(官职名),主要担负着来往官员接待,政府公文递送等任务,铺则专职负责军事文件的递送,为了保障铺的安全,每个铺还配有5名步兵。

“河湟谷地的十里铺、二十里铺因此得名。”张生寅先生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