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关于我省非遗与景区融合发展的调查思考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27 09:54)
文章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活态基因,也是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我省非遗资源丰富,现存国家级非遗87项、省级非遗600项、市级非遗1415项、县级非遗4150项,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省文旅产业不断壮大,文旅融合更加紧密。近期,围绕非遗与景区融合发展,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一、非遗进景区互促互利大有可为

非遗进景区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有益于非遗保护传承。非遗是生动的历史文化记忆,推动非遗融进景区,为非遗开辟了重要传播渠道,也为非遗传承人及从业者提供了展演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和增加从业收入。第三届进博会上,一大批传统工艺、老字号集中亮相非遗展馆,获得广泛赞誉;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在丽江古城景区发展的推波助澜下,从濒临消失到复兴与传承;泾阳茯砖茶、普集烧鸡、金线油塔、乾州四宝等非遗产品在袁家村景区销量火爆,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是有利于提升景区文化内涵。非遗进景区使静态观光型景点与动态体验型展项相串联,欣赏型自然人文景观和参与型生产生活场景相衔接,丰富了业态,增添了内涵,较好满足了旅游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永兴坊等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演艺等新模式为景区注入厚重文化底蕴,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81.6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1.61亿元。广东、河南、四川、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相继推出了系列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串联当地各类非遗展示体验及生产观光场所,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盘活非遗资源,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乡村体验经济挂钩,将非遗的独特工艺流程、手工制作场景、特色生产风貌等活化为乡村旅游新型吸引物,用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耳熟能详的地方名特产品类吸引兴趣人群,是实现文化传播、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2020年,52家单位入选首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5个非遗项目共解决16.8万人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扶贫人数12.1万人,经济总产值达到3.3亿元,西秦刺绣等成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鲜活成功案例。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我省不断加快非遗进景区步伐,逐步形成了非遗节事旅游、景区非遗场馆建设、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等融合发展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非遗与景区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同质化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各地在探索实践非遗进景区,特别是旅游项目设置及旅游纪念品开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同质化倾向,既降低了景区吸引力,又挤压了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存空间。以展现关中民俗的景区为例,除袁家村一枝独秀外,近年来与袁家村高度雷同的景区层出不穷,定位不准、千篇一律、盲目跟风等,既未彰显本地区独有非遗资源优势,又在简单复制中遗失了原生文化特色,也使自己丧失了发展的先机。

二是融合路径较为单一。非遗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民俗等10大门类,目前普遍未找到与景区的最优融合路径,存在非遗功能与景区定位不符、非遗元素“拼盘上菜”、简单堆砌、照搬照抄等问题。同时,部分景区青睐小吃、手工艺品等非遗产品,对其余非遗资源则拒之门外。

三是被过度开发。部分景区一味追求非遗产品数量与经济效益,忽略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致使非遗被过度开发,丧失其真实性与原生态。比如,针对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中的药物炮制工艺、传统美术类等具有手工生产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景区低质量销售;部分景区将传统演绎生硬纳入观光线路,深层次文化意义被切割或丢弃;以民俗风情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在景区常常可见,在迎合游客猎奇刺激心理中走形变味的现象屡见不鲜。

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县社火

三、对策与建议

推动非遗进景区,应统筹兼顾、加快融合、突出创新,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助推我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找准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的平衡点。保护与传承非遗是前提,发展与利用非遗是目的。构建层级联动保护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权责对等的分级保护制度,妥善处理非遗收益分配问题,实现责、权、利有机统一。聚合各级扶持力量,完善非遗保护协调运行机制,支持地方各类非遗保护机构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非遗传习班、民俗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建立非遗保护联盟,通过多维的文化管理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产业辐射,促进非遗项目共保、发展收益共享。构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非遗智能数据库、知识库,建立非遗数字场景体验,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强化非遗“互联网+”运用,创新营销模式,延伸非遗文化产业链条,构建“创意+非遗+互联网+商业”的网络营销体系。构建多元一体协同格局。健全非遗保护与发展机构,强化地方区域性主体之间的协作,整合各方资源,完善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资金分配体系、项目评估体系等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发展格局。遵循市场规律,提高非遗传承人补助标准,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非遗资源,发挥专家学者及科研院所智库作用,推动非遗内涵挖掘,鼓励和吸引非遗保护协会等社团组织及专业人士等参与非遗保护,营造全社会关注非遗、保护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二是找准深度挖潜与精准引入的发力点。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潜力,精准引入景区旅游线路,促进非遗资源与景区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可行性调研。加强本地非遗资源的挖掘阐发,在数据采集、影像记录、田野考察后再确定进驻景区项目、展演形式等,建立非遗进景区的方式步骤及标准规则,实现非遗特质与景区特点高度契合。分级分类分步引入非遗资源。从级别上,优先引入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逐步充实省级、市级、县级非遗,特别注重地域小众化非遗项目,协调各级别非遗传承人进驻景区。从类别和步骤上,科学评估十大类非遗项目综合特点,优先引入表演类项目、传统体育游艺项目、饮食、美术等与游客需求吻合的传统技艺类项目,并根据景区定位,逐步完善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等项目,并采取多方融合方式,一体展示非遗文化,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构建景区内非遗场景。将非遗概念转化为唯一性、特有性、原真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以景区真实空间为依托进行非遗场景建构,打造非遗文化空间,提升非遗场景体验,增加非遗旅游的故事性、体验性、娱乐性,提高游客参与度,实现非遗文化体验的场景化升级。

三是找准传播非遗文化与提升景区品质的创新点。推动非遗进景区,既要深耕细耘、久久为功,也要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创新开展非遗与景区节事旅游。在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我省与节事相关民俗活动共有88项。依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丰富景区非遗节事旅游形式,既聚合人气、促进交流,又推动节事及相关文化事项在当代活态传承。同时,节事旅游具有时空限定、资源排他等突出特点,易于转化为景区特色旅游资源,并形成周期性的旅游热点。创新构建“活态遗产”景区模式。我省古城、古镇、古村、历史文化街区众多,乡土知识、民间艺术、传统风俗等活态遗产丰富。以人居景观和民俗艺术等为依托,在保存原始风貌与肌理的前提下设置景区,利用景区人气和流量促进地方乡土文化流传,提高活态文化承载能力,使得传统聚落“活起来”。创新打造“非遗+景区”IP。非遗的独一无二为景区注入“人性化”“人格化”特质。加强文化创意,大力推动景区进一步聚焦非遗、展示非遗、延伸非遗、运营非遗,形成系统的景区IP市场圈层,聚合提升非遗与景区双重IP价值,推动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延伸旅游产品IP产业链,提升旅游产品价值链。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