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青海地域文化的守护者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28 03:34)
文章正文

  青海平弦戏具有起步意义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是在1953年,那时甘肃、陕西等周边省份纷纷推出地域特色浓厚的“陇剧”等新剧种。而由青海省文工团(现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的周娟姑先生、王绳忠先生、刘得霞先生搜集整理的《青海平弦音乐》一书才于1954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这三位先生在平弦老艺人秦印堂的配合下,用平弦调排演了传统小戏《英台抗婚》和《陈妙常赶船》两出折子戏,他们将这两出折子戏搬上了舞台,获得了很大成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各省的新兴地方剧种逐渐开始流行,其中曲目曲调丰富、音乐唱腔风格浓郁的平弦坐唱曲艺一枝独秀。1958年,湟中县秦剧团也以平弦的音乐唱腔编排了大型传统戏《赵氏孤儿》。为此,省委、省政府于1958年做出了“将平弦坐唱曲艺搬上舞台,发展青海地方剧种”的决定,同时在西宁戏校设立“平弦班”,抽调教师,招收学生,开始了青海平弦戏的创立和发展工作。

  1959年7月,第一台平弦折子戏《百日缘》、《秋江》、《柜中缘》正式搬上了舞台。此后,周娟姑等在边研究改革边教学排练的同时,先后排演了传统戏《游园惊梦》、《打路》、《合婚》、《风筝误》等,现代戏《拾麦穗》、《木匠迎亲》等十八出戏,其中由袁静波编剧,周娟姑、马兆禄编曲,李义安、徐帼强主演的《游园惊梦》还拍摄了舞台艺术片。

  1961年3月1日,在西宁市戏校平弦班的基础上,加强了创作研究和编导力量,正式成立了“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并调任江南四大名旦之一的刘筱衡任艺术指导。

  “平弦班”在成立后的两年时间里在艺术上完全处于摸索、探讨阶段。这个阶段在音乐唱腔方面基本保持了曲牌连缀体的结构,但打破了原坐唱曲艺时的联套程式,而是从剧情发展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的唱腔进行设计和连缀;在念白方面因受当时全国语言规范化的影响,开始说普通话,但很快发现与风格不协调,遂改用“西宁官话”;对平弦曲艺中原来就有的“苦音”和“花音”两种不同情绪和色彩的唱腔进行了研究和创新,充实发展了“花音唱腔”。

  至文化大革命前,该团创作改编和移植排练的大、小现代戏《一百斤燕麦》等二十余出戏,近代戏和传统戏《马五哥与尕豆妹》等二十余出戏,深受青海人民的欢迎。1970年,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撤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文化部和青海省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又得到了恢复, 2002年底,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青海省京剧团和青海省话剧团合并成立了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内设平弦剧团,出品了《塔中塔》等剧目。2009年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平弦剧团排演的《月亮湾的笑声》,在2010年陕西省举办的“西北地方戏曲汇演”中获得了好成绩,其中主演沈玉梅获得了国家级个人二等奖。

  青海平弦戏的内容具有宽广的人生视野和丰厚的思想内涵,反映了青海各民族对人生活动的反思,对精神家园的向往,通过对人生历程的折射,对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展示,是展现了形象化的精神产品,从而丰富了青海地方戏曲文化的思想宝库。多年来青海平弦地方戏曲创作留存了一批血肉丰满的青海民族戏曲艺术形象,通过挖掘剧中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海地区丰厚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人们可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丰富多彩,传统地方戏曲普遍面临着票房危机、发展危机和生存危机,而青海平弦地方戏曲这个受地域限制,生存空间狭小的艺术品种,在今天青海人社会生活中的脉搏越来越弱,平弦戏演出场所大面积萎缩,观众人数急剧下降,整个平弦行业创作和研究力量十分薄弱,面临演员队伍不稳定、人才断档、演出阵地缺乏,演出市场沉寂的现象,平弦艺术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非常脆弱,处于失传的边缘。

  由于青海平弦地方戏曲不仅表演角色较多,需要配戏,而且音乐伴奏等都需要群体性传承,若没有专业剧团,很难保证群体性传承的艺术质量。在当前传统艺术不景气,已经出现人才流失和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只有推出制定培养、保护、激励优秀戏曲人才的政策,培养选拔新的尖子人才,才有利于传承。针对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现状,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规划,明确各个剧种、曲种保护和发展的定位、目标及措施。通过规划的宏观性、针对性和方向性,变零散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为系统的、有目标的自觉行动,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对青海平弦地方戏曲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总之,青海平弦戏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品位,吸引着青海的观众及周围的其他民族观众。其中所透露出独具特色的戏曲美学内涵,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功能,从而丰富了中华美学体系,丰富了中华戏剧美学的宝库。(中)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