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别样童年:美国女孩的玩偶世界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05 01:37)
文章正文

■ 莱克西(Lexi),害羞腼腆的纽约女孩。不止是她的房间,她的假发和衣服都是亮粉色。莱克西的玩偶装束也是以甜美式造型居多,她羞怯乖巧的性格使得她和摄影师相互之间沟通不多,让整个拍摄过程极为安静。

“American Girls”(美国女孩)是波兰摄影师伊洛娜·兹瓦克(Ilona Szwarc)花费两年多时间拍摄的一个私人影像专题。作为一个东欧女孩,因其成长方式的差异,她力求通过这次摄影来思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美国文化中所强调的成年个体独特性,并探寻玩偶文化及相关生活方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此间,她拍摄了近百名美国6岁~13岁左右的女孩和她们个性化定制的玩偶,试图探寻这些玩偶如何影响年幼女孩性别身份的形成以及如何帮助她们塑造理想中的自我。

别样童年:

美国女孩的玩偶世界

撰文、摄影/伊洛娜·兹瓦克(Ilona Szwarc)

■ 蒂法妮•安伯尔(Tiffani Amber),聪慧的纽约长岛女孩,喜欢阅读。相较于芭比娃娃她坦言更喜欢“美国女孩”这款娃娃。在她看来芭比是以貌取胜的玩具,而“美国女孩”却能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更能说明内在比外在重要。

童年经历带来的改变

1984年我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当时政局动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等各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这让我的童年生活物质匮乏,且略显单调。为了尽可能地改善这种状况,我的父亲,一名飞行员,在一次当值中带我到美国做了一次短途旅行。我无法用言语形容那次旅行给我带来的意义和改变,只能说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奇妙有趣。此后,父亲便经常带我外出旅行,还经常去拜访在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学习的表兄弟们。相较于当时的波兰,美国更像是一片能让人激情澎湃的乐土,每一次的旅程对于年幼的我来说都堪称珍贵,是难以忘却的记忆。这些经历对于日后我力争到美国求学和生活影响颇深,使我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大有改变。

■ 10岁的玛雅(Maya)和她8岁的妹妹莉拉(Leela),莉拉称娃娃就像是自己的代言人,所以她总是把娃娃收拾得干净整齐。两姐妹的母亲是美国人,父亲是印度人,目前一家四口居住在纽约的诺斯波特。

探究玩偶背后的故事

2008年,我移居纽约,初衷是成为一名街拍摄影师,除了能更多地领略这个城市的景致,还可以随时捕捉马路上不经意的瞬间。随着街拍次数的增加,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注意到街上很多美国女孩手里都会有一个玩偶,而且打扮得和她们本人几乎一个模样。这令我感到吃惊和疑惑,我不清楚这是否是这个国家正时兴的一种潮流还是流行已久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也是我开始探询美国玩偶文化的初衷和原因。通过调查我了解到,“美国女孩”这种娃娃始于1986年,并且拥有非常明确的社会阶层及消费定位。自纽约第五大道的第一家旗舰店开业至今,已经风靡了近30个年头,但在美国之外却鲜有人知。和芭比娃娃有所不同,这种高约18英寸的娃娃无论面孔还是身材都是小女孩形象,有正常的孩童比例,所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只是在于它们肤色的深浅、瞳孔颜色的浓淡和发型的长短不一。虽然看似普通,实际却价格不菲,单个就高达100多美元,并且还不包括它们身上的各种装饰物。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的。相比之下,在非洲或者是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别说价格偏高的玩偶,就是平常玩具,那里的孩子也难以拥有。由此可见,各国的孩子们虽是年龄相仿,却不得不接受童年生活大相径庭的现实。

■ 12岁女孩吉莉安(Gillian),家住曼哈顿上东区。目前在一所艺术学校学习,她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演员。吉莉安有六个娃娃,她很享受和每一个娃娃相处的时光,她说她们就像是她最好的伙伴,善于倾听,极易相处。

“美国女孩”玩具公司在1995年推出了专属定制系列,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模样预购一个形似自己的玩偶,单从外观上来说,玩偶俨然成为了主人的自我肖像。这个系列一经上市,广受欢迎和赞誉,直到今天都依旧保持着最畅销纪录。在众多女孩的心中这个玩偶已然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和玩耍的必备物,就算是因为家境不富裕而无力购买的女孩,也会想方设法弄到一个仿制版。孩子们对其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似乎使之逐渐成为了美国的一种文化符号。所有这些都吸引着我开启这个主题的拍摄,去探究玩偶文化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 住在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的女孩凯拉(Kayla),目前和父母及兄长住在波士顿一所维多利亚时期建筑风格的别墅里,风格异常华丽。摄影师认为,“美国女孩”玩偶的设计有很大一部分借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所以在这个环境下拍摄正好凸显了这个概念。(这幅作品获得了第56届荷赛奖人物肖像类奖项)

塑造“自我”的最初体现

首先我尝试在网络上发起这个活动,没多久便有不少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蜂拥而至,愿意带着她们“最好的朋友”一起来完成这个有趣的主题。经过一番考量和筛选,敲定目标之后,一路从美国东海岸到西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一直到南边的德克萨斯,我拍摄了近百个女孩及其玩偶。她们大部分都是美国本土女孩,除了一个来自韩国的叫霍莉(Holly)的孩子,霍莉很小的时候就被美国的养父母接过来,英语成为她的母语,所接受的第一教育也是传统的美国式教育。对于霍莉来说,这里就是她的故乡,从内心深处她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美国人。

■ 瑞兰(Rylan)是拍摄项目中年纪最小的女孩之一,她和她的家人住在纽约长岛谷溪。她还有一个姐姐叫佩琪(Paige),姐妹俩对“美国女孩”的玩偶都情有独钟,经常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娃娃梳妆打扮。摄影师认为这是瑞兰所有照片里最好的一张。

我最初的想法是结合街景在户外完成拍摄,但尝试了几次后都不甚满意。要完成这次主题,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构架里,只有移步到孩子们最熟悉的环境中,在她们和自己的玩偶相处最多的空间中,才能达到最完整的效果。征得了孩子父母同意之后,我把摄影棚搬到了她们的家里,她们的教室里,还有她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我想只有在这些女孩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才能让镜头里的她们表现得更本真和自然。拍摄初期,我选择先和这些女孩们聊天,让她们从自我介绍开始,随意畅谈。比如说说玩偶的来历,谈谈为何会对它们情有独钟,甚至会把它们当作密友、家人。提及这些话题,孩子们便会由最初的羞涩到后来逐步情绪高涨,滔滔不绝,毫无保留地表达着自己对玩偶的情感。

■ 这是蒂法妮•安伯尔(Tiffani Amber)和她的伙伴海丽(Kylee)、索菲亚(Sophia)、伊丽莎白(Elizabeth)和安杰莉卡(Angelica)在学校的合影,这是一所私立天主教学校,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穿着校服,她们为她们的娃娃也定制了同款校服。

事实证明,这个过程对于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性大有裨益。随后,我又简单地引导她们用肢体语言和孩童特有的天性来演绎每一张照片,诠释她们和自己的玩偶间的亲密关系。在拍摄过程中,我尝试让女孩们摒弃孩童式的典型笑容,换一种面部表情来演绎,通过另一种角度让她们更具镜头感,更有表现力。但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对此深感困惑,似乎在他们看来让孩子保有最纯真的笑容才能最真实,而我这种拍摄手法在这儿似乎并不被认同。随着照片的增多和拍摄的深入,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玩偶的感情超乎异常,并不只是将之当做普通的解闷工具,更多的是当成亲昵的伙伴,更有甚者把娃娃称呼为“女儿”,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好母亲。玩耍的过程中,女孩们会用其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尝试用她们这个年纪的审美观装扮它们,通过装饰来体现玩偶的性别身份,让它们拥有和自己一样的服装、发饰,使之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在这段属于她们和玩偶之间的独处时光中,她们有对自我认同的困惑也有内心成长的足迹,此时,你无法融入其中也不忍心破坏打断。她们对于玩偶的这种情感表达,会一直陪伴她们整个童年时光,甚至延续很久。相比之下,在欧洲,很多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洋娃娃扔到角落里了;她们急于成长且不希望自己被当成一个幼稚的孩子,不允许自己对玩具产生过多的依赖性。而美国家长对其孩子对玩偶所表现出的热衷,并无过多反对情绪,并且还乐见其成,甚至感激玩偶能在自己抽不出身的时候陪伴孩子。

■ 爱丽安(Ariane)和马丽迪安(Meridien),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两姐妹,她们都对自己的娃娃爱不释手,把其当成生活中可以效仿的榜样,她们觉得娃娃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好,进步更快。

文化价值观对成长的影响

当前,“美国女孩”玩偶所呈现出来的意义和塑造的文化价值观,看起来似乎是利大于弊的。从玩具生产公司那一方来说,光是“美国女孩”这个名称就直接强调了一种国别和身份的认同,美国孩子所特有的权利感和自尊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对于年幼的女孩们来说,能通过玩偶固守自己传统的性别角色,又能强调自己的个体独特性,等她们日渐成熟,就会摆脱掉这个参照物,对于她们建立自信心和发展个性都有益处。众所周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注重穿衣打扮、交际消遣,而女孩们也会通过额外的花销(每次大约花费25~35美元)给玩偶做同样的事情。但这些看似纯真的孩童游戏,对应的却是毫无新意的女性活动,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行在最前端的物品是否总会影响到大众及女性身份的定位。对于孩子们过份倚赖玩偶,我也有些许担心会不会抑制了他们的成长。但这实际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对于女孩们来说,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能拥有一个为之倾心的玩偶,互相陪伴,至少童年还是美好而丰盛的。

■ 珍娜(Jenna),家住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大农场里,有60多匹马。这是在她和她的爱马彼得•潘,还有她的娃娃在家门前草坪的合影。对于她来说,用各种方式来装扮她的娃娃是最大的乐趣所在。

精彩版式呈现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