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山西戏曲剧种大全编汇》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07 18:55)
文章正文

编撰出品:中国晋剧艺术网

编汇顾问:王笑林

总 编 汇:王  嘉

编汇日期:2016年3月

前言: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戏曲的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山西戏曲艺术,除了悠远深厚的历史渊源,举世瞩目的作家,古朴珍美的出土文物外,品类繁多的戏曲剧种,也居于全国首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人称”山西四大梆子“。与“四大梆子”相对而言,诸多山西地方小戏,则似繁花锦簇,更显瑰丽多姿。“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山西农村土戏台上的这副描联,对三晋戏剧的繁荣程度作了如实写照。

随着近年非遗项目的不断确立及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很多剧种又进入我们的眼中。自中国晋剧艺术网三周年以来,一直在整理山西戏曲剧种资料,尽管艰难但亦然成果显著,这得益于诸多前辈和专家的资料留存和贡献,编汇中就有大量诸位奉献者的文字,此中由于综合成分较多,并未显示。中国晋剧艺术网开设有各个剧种专门栏目,其中每篇文章均有作者标识,谨以尊重。由于戏曲剧种与戏曲现状,数量及其他方面均有不可控性与多变性,我们会抱以对戏曲艺术崇高的敬意将此编汇工作予以及时的完善和更新,同时也盼您提出宝贵的建议与不同的意见,尽请关注中国晋剧艺术网。

山西戏曲60个剧种名列:

晋剧 蒲剧 上党梆子 北路梆子 京剧 豫剧 昆曲 秦腔 二人台 眉户 耍孩儿 罗罗腔 弦腔 高平秧歌 上党落子 繁峙秧歌 祁太秧歌 平腔秧歌 目连戏 广灵秧歌 蛤蟆嗡 大涧道情  翼城秧歌 扬高戏 乐乐戏 平陆高调 高平清场秧歌 弦儿戏 上党卷戏 碓臼沟秧歌 上党罗腔 翼城琴剧 拉话戏 曲沃碗碗腔 平陆花鼓戏 芮城拉胡戏 左权小花戏 长治干板秧歌 孝义皮腔 青阳腔 队戏 晋北道情 临县道情 代县道情  洪洞道情 永济道情 太原秧歌 上党二簧 汾孝秧歌 朔县秧歌 锣鼓杂戏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泽州秧歌 介休干调秧歌 线腔 赛戏 凤台小戏 弦子腔 孝义碗碗腔

晋剧

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道光中期晋中商人崛起,中路梆子在蒲州梆子的基础上形成,晋商为晋剧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高峰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晋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是我国最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之一。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山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各县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素有“戏曲之乡”之称。蒲剧唱腔高昂 ,朴实奔放 ,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上党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末年。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 ,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烈。表演上,多用直出直人,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工夫。在约400 个传统剧目中,以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内惩奸贼题材为主,许多戏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富有积极意义。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据大同城西观音堂戏台题壁记载:“双庆戏班于嘉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演出《十五贯》一剧。”由此可见,北路梆子在清朝嘉庆十三年以前,已由蒲剧艺人来此教习传艺,结合雁北的秧歌小调参合而成了。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

“国粹”,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影响甚广,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记载,光绪年间至辛亥革命时期,京剧在山西大约出现过十几个戏班票社。主要活动在太原、大同、阳泉等地。民国以后,京剧在山西的自建班社日渐增多,民间、商会、军队、政界,凡有志于京剧艺术者,纷纷建班或者加入。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全省出现的京剧戏班票社有3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中,仅就先后来太原演出的京剧团体就约有60多个。至今,京剧在山西戏曲舞台仍然非常活跃,有省级表演团体山西省京剧院。山西省京剧院前身是天津市红风京剧团,1956年迁晋,更名为太原市京剧团,1968年改称山西省京剧团,1992年扩建为山西省京剧院。60至80年代,中国戏曲学校的大批优秀毕业生加入剧团,与老一代艺术家默契合作,逐渐成为山西京剧发展的中坚力量。1996年以梅派弟子李胜素领衔的“梅兰芳青年京剧团”的成立,掀起了振兴山西京剧的热潮。

豫剧

旧称“河南梆子”。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中原地区(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豫剧从民国前期开始传入山西, 经历百年的发展, 在山西民间的演出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作为外来剧种, 豫剧在山西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建国以后, 山西成立了太原豫剧团、阳泉豫剧团、绛县豫剧团、长治豫剧团等几个专业性的豫剧演出团体, 在山西巡回演出。除此之外, 20世纪 50年代初, 省外的豫剧团也频繁赴晋演出。 多年来, 豫剧在山西的发展受到了蒲州梆子、秦腔等兄弟剧种的有益滋补, 山西的豫剧在传统唱腔的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昆曲

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传入山西大致在明万历年间。在晋商和昆曲文人带动下,昆曲在山西得以流传与发展。昆曲在山西的流传大致为由南向北的走向,构成了晋南平阳(今山西临汾)地区、晋中太原地区、晋北雁门地区及晋东南上党地区三片一点的流布格局。与明末清初戏曲发展的整体情况相一致,流入山西的昆腔,在流传过程中受演出区域语言、音调及演艺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异,有了地方化的色彩。可见,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不仅仅是流布于江南地区,还对千里之外的山西戏曲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秦腔源于陕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山西、河南部分地区,行当齐全、剧目丰富、风格多样,其板式共分5部24类,既有梆子戏的高亢悲壮、火爆激烈,又有眉户等联曲体艺术细腻柔和、委婉抒情的特点。秦腔在历史上分为以凤翔、宝鸡为中心的“西府秦腔”,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安乱弹”,以汉中、安康为中心的“南路秦腔”,以同州(大荔)为中心的“东路秦腔”。新中国成立前后,各路秦腔逐渐靠近、融合。“东路秦腔”又称“山陕梆子”“同州梆子”,与蒲剧(蒲州梆子)是“一母双胎”的血缘关系。秦腔与蒲剧相互影响、渗透,在剧目、行当、曲牌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倒板”“赤水驿”等曲目基本相同。运城人爱看秦腔,还因为运城过去就有秦腔剧团。上世纪70年代以前,先后出现了解县秦腔剧团、运城县秦腔剧团,两团人才济济、剧目质量上乘,但在“文革”中被迫解散。上世纪即使交通不便,两个剧种仍然经常过河跨省,交流演出。

二人台

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省大同、朔州和河北省张家口。

眉户

或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有人把唱曲与民间秧歌、社火相结合,以小调曲子为主,发展成为小戏,逐步由“地摊子”搬上舞台。这一时期,在晋南也有“地摊子”艺人吴小宝、王喜荣、王胜才等开始把眉户搬上戏台演出。眉户源于何地,尚无文献可考,艺人相传,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晋南的蒲州、临猗、临晋一带。但可以肯定的是晋南眉户是由陕西眉户演变而来的。它的唱腔中既有眉、户二县的太白山歌,也有华阴、华县的民间小曲,更有晋南的民歌调。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2008年6月7日,眉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耍孩儿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其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悦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传统唱腔在一出戏里,基本上是将主曲(平曲子)多次重复演唱,属单曲体的联套形式,旋律委婉流畅,音质浑厚铿锵,便于抒发悲壮的感情。  

灵丘罗罗腔

灵丘罗罗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它是流传于山西省北部的灵丘县及其周边的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的一个古老地方剧种。罗罗腔因其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行进十分流畅,故颇为当地群众所喜爱。灵丘罗罗腔源于河北丝弦,约在清代中叶流入晋北,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起来的地方剧种。初名“侉罗戏”,后定为今名。

弦腔

夫子岭弦腔流传于和顺县松烟镇夫子岭村,据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间也称其为“先先腔”,其形成流传早于其他戏种。夫子岭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们都知道,弦腔是300多年前一位落魄的河北艺人传到夫子岭村的,本是河北丝弦戏。后来夫子岭村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演出中,把当地的民歌、方言以及不同时代的创新内容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夫子岭弦腔,并一直在夫子岭村中代代相传。夫子岭弦腔没有曲谱和剧本,全靠着师傅一句一句地教唱,以父子相传、师徒相带的形式流传下来。每台戏的曲牌、台词等都装在老艺人的心里,刻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有400人的夫子岭村,就以这种几乎不可思议的方式让这种古老的艺术流传了300多年,这让许多专家感到惊讶。

高平秧歌

高平秧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搬上舞台,到咸丰年间达到极盛。秧歌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起源于高平东南乡,流行于高平全境及晋城、陵川等邻近县份。高平秧歌剧针砭时弊,很受群众喜爱,多数由民间艺人自编自演。清同治六年官府虽明令禁唱,但演出活动愈加兴盛。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秧歌剧,60年代曾编写秧歌剧本《开渠》。高平秧歌于2007年1月被晋城市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上党落子

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是流行于上党地区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它是在河北武安落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流行的一些民歌小曲和上党梆子、蒲州梆子等大剧种的艺术营养而形成的。上党落子武乐喜用大锣大鼓,以营造紧张激昂的氛围,文乐由板胡、团笙、笛子、三弦来承担,和谐清脆,悠扬婉转而富于跳跃性,唱腔更是高亢嘹亮,时而舒缓清婉如流水,时而刚烈不羁如骏马急驰,华音绝妙,让人沉醉。2008年,上党落子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繁峙秧歌

又称“大秧歌”、“凤地秧歌”、“东山秧歌”,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它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河北西北部一带。繁峙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繁峙秧歌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受到了其他剧种尤其是北路梆子的重大影响。繁峙秧歌艺人通过观摩、拜师等方式,向北路梆子学习,逐渐完善了自己的艺术体制。2006年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太秧歌

又称“太谷秧歌”,又有称之为“晋中秧歌”,名称尚存争议。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平遥、寿阳、文水、汾阳、孝义、交城及清徐等地10余县的乡土小戏,广为流传的民间戏曲艺术,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腔秧歌

实为“混场秧歌”,它流行于太行山巅的陵川县,发源城西北35里的东沟村,所以也叫“东沟秧歌”。据1963年版《陵川县志》记载:平腔秧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很早以前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且歌且舞、自唱自乐,于街头巷尾、家户院落的一种文艺形式,故又俗称“地不轮”,即平腔秧歌的前身。

目连戏

曾活跃于山西。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灵秧歌

广灵秧歌,因兴起于广灵县,流布于广灵县全境及周边的浑源、灵丘等地区而得名。该剧种音乐优美流畅奔放,唱腔高亢激越,板式变化自如,表演质朴风趣,乡土气息浓郁。广灵秧歌又有“优歌”、“秧干”之称,它的唱腔早期以曲牌体“训调”为主,兼用民歌、小曲。在演变的过程中因受北路梆子的影响,逐渐转为以板腔体为主,从而形成由板腔体和曲牌体两部分组成的唱腔特点。

蛤蟆嗡

夏县蛤蟆嗡是山西省夏县祁家河乡的汉族戏曲小剧种。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失传,以胡琴为主要乐器,因乐声似蛤蟆叫而得名。

翼城秧歌

俗称翼城秧歌戏、干板秧歌,是民间舞蹈派生出来,流行在当地和浮山、绛县、曲沃、襄汾等县的一个小剧种。 相传兴起于明朝中叶。

扬高戏

亦称“弦子戏”、“羊羔戏”,“秧歌戏”等。主要流行于河南灵宝、陕县及山西芮城一带。有说它是由放羊人哼唱的山歌小调形成的,故有“羊羔戏”之称。有说它与眉户戏有血缘关系,是古树同根,花开两枝。最早在灵宝县大王乡南阳村演唱活动,由此逐渐向外传播。 至今,扬高戏后继乏人。

乐乐戏

即乐乐腔,是一个古老的土生土长的地方小剧种。据传说,早在明末清初,就在晋南的浮山、襄汾、临汾和晋东南的沁水、阳城一带广为流传。乐乐腔来源于民歌,流传于民间,由农民自唱自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剧目、音乐、服装、表演形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乐乐腔今已失传,加之多属民间老艺人的口授,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整理起来难以系统,也不容易做到准确。所以,要想恢复这个古老剧种,难度比较大。

平陆高调

平陆高调是平陆县当地一种十分古老的说唱艺术,属坐唱表演,又因为它演奏时用的主乐器是四胡(四弦),所以又名“四弦书”。具体形成的年代由于历史久远已经无法确考。历史上平陆高调一直是盲残艺人来演艺,主要是在庙会、祭祀、民间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表演。平陆高调起源于平陆中西部地区,经过流传活跃在晋、陕、豫周边地区。由于盲人靠“高调”谋生,所以在思想各方面都比较保守,对传承和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高平清场秧歌

高平清场秧歌流行在高平县的府底、南李以及与高平交界的陵川、长治、晋城部分村庄。为区别于当地的混场秧歌,故取名为“清场秧歌”。清场秧歌的形成,起码应该在清代的嘉庆、道光年间,到现在至少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清场秧歌受上党梆子的影响很大,许多曲牌、锣鼓经是从上党梆子中吸收过来的。所用的服装、道具及表演等,都与上党梆子基本相同。

弦儿戏

是流传于山西省南部大禹古都夏县以庙前镇王屿口村为中心,辐射郭张店、坡底窑等周边村庄的戏曲小剧种。因早期的弦儿戏伴奏是用三把同样的丝弦板胡,故弦儿戏又被称为“六弦戏”。目前弦儿戏剧团已不复存在,剧目基本无法恢复,弦儿戏濒临失传的命运,但它却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特别是在山西戏曲剧种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弦儿戏已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党罗腔与上党卷戏

上党罗戏(腔)与上党卷戏过去没有详细表述资料,当地统称为“土戏”,是上党梆子形成的五大声腔剧种“昆、梆、罗、卷、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初罗戏也常与上党梆子同台演出,后来因为常年的合作浸润,逐渐被梆子吸收融合而成为其五种声腔之一。上党卷戏相当古老,也称“眷戏”,与罗戏一样多为乐户与秧歌戏演出,早期也是祭祀与民间娱乐之戏。上党罗戏与上党卷戏均为曲牌体(曲牌名已佚),伴奏乐器文场只用两支唢呐,只吹奏过门,演员演唱时不随腔伴奏。武场所用的打击乐也很简单。在和梆子同台上演的过程中,不少丰富的艺术营养和方法已经被融化吸收,为上党梆子和上党二黄所运用。

翼城琴剧

翼城琴剧是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生地方小剧种,是由地方民间曲艺翼城琴书衍化发展而成。琴剧属板式变化体,其音乐婉转缠绵、优美动听,唱腔清脆高亢、变化精妙,表演细腻,格调清新,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观赏性。赴运首次演出,令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拉话戏

在山西昔阳县城南三十里远的太行山巅有一个山村,名叫路家峪。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演唱艺术,当地老乡称为“拉话”。它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拉话戏”就是由它演变而成的。1980年,昔阳县戏剧工作者,曾对拉话戏进行重大改革,以使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是由于地域关系,随着艺人的相继离世,近年来拉话戏已经基本失传。

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在山西省曲沃县的戏曲剧种。因其乐器中有小铜碗碰盅,配以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得名。据老艺人相传,碗碗腔原是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的皮影戏,于清朝末年,由在陕西经商的曲沃人传引而来。曲沃碗碗腔在大量吸收蒲剧等剧种的舞台表演技艺的同时,还继承和发展了皮影艺术中“皮人”的表演风格,特别是女演员模拟“皮人”图案、动画的动作,颇为群众所喜爱。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陆花鼓戏

平陆花鼓戏流行于平陆县曹川的刘岭、任岭、前窑、曹河一带,早期为闹红火、打花鼓的群众自乐活动。花鼓戏兴盛时,当地曾有“花鼓戏在曹川,三天不见想看看”的民谚。抗日战争时,曹川一带花鼓戏为配合当时形势,一度繁荣,后因受梆子腔冲击,形式单调,逐渐衰亡。剧目唱腔大都失传。

芮城拉胡戏

芮城拉胡戏是由河南省传入的。与山东、江苏、河南交界的拉魂戏即后来的柳琴戏是否同出一源,有待考证。据芮城拉胡戏老艺人潭友林口述,1932年,河南有一个20余人的小型拉胡戏班社来风陵渡地区进行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卖羊肉》《大草鞋》《二姐做梦》等。这种形式颇受当地群众喜爱,于是有些爱好者就学会了演唱,在流行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艺术的营养,其艺术风格起了很大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关于拉胡戏的艺术特色,因老艺人都已亡故,已经无法说清。

左权小花戏

前身叫文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歌舞艺术。小花戏是山西省汉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左权一带广为流传,而且也流传到全省许多地方,并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其表现形式基本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歌舞。演员根据唱词内容,配以象征性的舞蹈动作。第二类是歌舞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有一定的戏剧矛盾冲突,构成了小戏形式。其特点是歌、舞、戏三者紧密结合。2014年11月11日,左权小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孝义皮腔

原为孝义民间流行的一种皮影说唱艺术。因其演出时,以白纸为窗借光亮影,所以当地群众习惯称为“纸窗腔”。又因其演唱时,主要以吹奏乐器进行伴奏,因而又有“孝义吹腔”的别称。皮腔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然在历代正、野史中,查获不到有关其记述的点滴笔墨,但孝义的土地上却记载下了它历代的残综和断迹。孝义皮腔音乐独特别致,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古朴而又清新。由于它长期徘徊于孝义一带,流布范围极小,在音乐方面受外剧种的影响极少,因此长期保守,发展缓慢,但同时又保留了自己古老的风韵和色彩,对研究当地民间音乐极具价值。孝义皮腔基本属于濒临灭绝的地方戏曲剧种,亟待有关文化主管和研究部门对其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保存。

青阳腔

青阳腔何时由南而北传入晋南,已无史料可查。自传入山西晋南一带后,虽然与晋南语音曲调溶汇后有所变异,但仍保留了它固有的“一唱众和”、翻高八度(假嗓子)等特征。这个剧种当地群众也称为“清戏”。清戏因受晋南地方语言的熏陶,又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已经晋南地方化了。虽说清戏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其在戏曲历史上的价值将为后人研究戏曲发展留下极为宝贵的遗产。

队戏

对戏,或者称作“队戏”,流传于山西晋东南长子、潞城、平顺、壶关、陵川等地,是专为迎神赛社而演出的表演形式。对戏是早在隋唐时期就产生,盛行于宋代的乐舞剧。对戏只演武戏,演员甚至会根据剧情,骑着真马,抬着轿子演出。前几年,山西长治市有关部门联合国际和全国的研究机构,曾经模拟、恢复对戏的演出形式,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对戏,可以说是研究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长治干板秧歌

又称襄武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流行于襄垣、武乡、沁县、屯留及晋东南其它一些地方的戏曲剧种。关于它的起源无文字记载,相传,襄武秧歌最早是干板演唱,群众称之为“干板秧歌”、“地圪圈秧歌”。约于明末清初由夯歌演变而成。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了半职业秧歌班社活动。

晋北道情

晋北道情分为“右玉道情”、“神池道情”、“大同道情”三大派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说原有七十二个套曲和一百来种曲调,但现在只能收集起十三种套曲和九十六种曲调,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抢、紧”六种不同的曲子,其唱腔为联曲体,会根据情绪需要临时组合。晋北道情戏作为地方小剧种是我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是研究民间宗教(道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流传于山西北部二十余个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

临县道情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道情是吕梁地区惟一的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被群众誉为“吕梁山上一枝花”。主要盛行于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分布于方山、离石、柳林及陕北佳县、米脂、吴堡等地。县道情起源于道教文化,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蓝关腔”牗也叫“终南调”或“耍孩儿”牘“皂罗袍”等吸收临县地域的民歌及周边地区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发展而来。在元末雏形已成,明末清初已具规模,清中已极为兴盛。

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属民歌体,大部分剧目是一剧一曲,也有一剧多曲的。为表现英雄武士的性格和武打场面,又采用多种十字大调进行演唱,其旋律稳健有力,情感慷慨激昂。为了渲染气氛,有些武戏还有人帮腔,类似高腔。又和晋剧相近,近年来已经很少有人表演,当代观众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太原秧歌,此剧种基本面临绝迹。

代县道情

代县道情,是晋北道情艺术的一个支流。代县道情在艺术形式上分为说唱道情(当地民众称“打坐腔”)和戏曲道情两种,后者由前者发展而来,包括唱、念、做、打,四个部分。充盈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地方文化色彩浓厚,语言诙谐幽默、明白如话,易于为民众所接受。其演唱方式自由,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近乎绝唱。它与传统文明不离不弃,是研究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洪洞道情

洪洞道情亦称道腔,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虽属地方性小剧种,但它有着独特的音乐魅力,在地域民间文学的融合下,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洪洞道情最为兴盛,其时,县道情剧团排演了《彩礼》、《箭杆河边》等不少剧目,演员功夫很好,特别是裙子功、扇子功等技艺独特,多次为中央领导、国际友人作专场演出。

永济道情

源于道教,汉代开始萌芽,后经历代发展,到清代中叶,永济韩阳镇双店村出现了张绪宽道情班组并赴京演唱,清末民初更为兴盛。解放后曾两次赴京参加全国性业余文艺调演,均受到奖励和好评,并受到周总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三中全会后永济县组建了永济道情剧团,曾一度在晋南一带唱红。永济道情于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永济道情剧团已经不存在,许多演员也转入其他行业,还有不少艺人年事已高,有的相继辞世。

上党二簧

上党皮黄,也叫“上党土二黄”。山西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唱腔、曲牌都和京剧相似,但唱法已有较多变化。过去由上党梆子班社与昆曲、梆子、罗罗、赚戏等声腔同台演唱,现已成为独立的戏曲剧种。有的剧种有专业剧团,有的为业余演出;有的欣欣向荣,有的观众面日渐缩小,甚至有的已经衰退或已近消亡状态。

汾孝秧歌

又称孝义地秧歌、孝汾地秧歌。汾孝秧歌流传在汾阳、孝义一带。初期以民间歌舞形式在平地上进行表演,故称“地秧歌”。后来逐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朔县秧歌

朔县秧歌也叫“大秧歌”、“梆纽子”。是山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北部,约形成于清代。与繁峙秧歌近似。唱腔是联曲、板腔的混合体。代表剧目有《王二小赶集》等。原为晋北的朔县秧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到内蒙演变而成。流行于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凉城等地。伴奏乐器以硬弦胡胡、锡笛、二弦、三弦、月琴等为主。曲调包括“十字韵”、“大韵”、“红板”、“苦十字”等70多种。

锣鼓杂戏

锣鼓杂戏也称 “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流传于以临猗、万荣为中心,包括河津、稷山、新绛、垣曲、夏县等地广大乡村的一种仪式戏剧。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表演程式化。演员均为男性,子承父业。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有部分手抄剧本流传至今。2006年5月,锣鼓杂戏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壶关秧歌

壶关秧歌,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于壶关、长治、陵川、长子、屯留、潞城、平顺一带的戏曲剧种。源于长治西火和壶关赵屋。约兴起于1851年—1875年(清咸丰、同治年间)。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1821—1850年(道光年间)勃兴,几乎遍及长治大小村镇。1981年,在山西省戏曲剧种学术讨论会上被定名为 “壶关秧歌”。前身为干板秧歌,不过已经不是“干板”,加了文场,配了板胡、洋琴等乐器。也就是在唱的同时,出现了文场伴奏。伴奏曲虽旋律较简单,还配搭协调,也使干板秧歌搬上舞台后更厚实丰润些。被誉为“太行小黄梅”。

沁源秧歌

传统的沁源秧歌,分为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两种。沁源秧歌作为沁源民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在未形成剧种以前,是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歌舞形式,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活跃于沁源县的城关、郭道、韩洪、麻苍一带,没有正式的班社,只是逢年过节打“地圪圈”演出。1942年,抗日政府将一些会唱秧歌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沁源县难民剧团”,后改名为“沁源县绿茵剧团”,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沁源秧歌。

泽州秧歌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汉族戏曲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州秧歌最初由迎神赛社和元宵社火演唱的秧歌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清乾隆晚年 (1795年前),演唱内容多属诙谐风趣的汉族民间生活故事,代表剧目有《打捧捶》《打酸枣》。

介休干调秧歌

介休干调秧歌起源于沁源县的一个名为 “王陶”的地方,后在介休境内流传,之后又传入灵石。因其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演唱时没有音乐伴奏,演员只能凭着自身嗓音演唱,因而得名“干调”。干调秧歌的表演形式有街头表演和舞台表演,其中街头表演也称为 “踩街秧歌”、“地毯秧歌”。如今已濒临绝迹。

线腔

线腔戏,又称线谱戏,最早出现于汉、唐,并且有较大发展,繁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小花。据考证,线腔的发源地为晋南芮城,曾流行于晋、秦、豫接壤的三角地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受蒲剧、秦腔等剧种影响,线腔博采众长,风格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抒情色彩,深受群众喜爱。河东线腔原为流传于我省芮城、永济,陕西邰阳,河南陕县,灵宝等地的线偶戏,早期名为“线胡腔”、“吊猴戏”。

凤台小戏

源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剧目短小精悍、音乐清脆明快、表演细腻雅致、服饰道具轻便的小剧种。它产生于太行山脊和顺县凤台村,活跃在晋中东部山区,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台小戏多为一个剧目只表现一段故事,时间都在十五至二十分钟左右,全部是折子戏,格调清雅,带有水乡的轻盈欢快,整个小戏有戏即完,情到即终,理到即止,高潮即结束。

弦子腔

形成年代无确切考证,大致时间是清代中期从河北一带传入大同。在河北民间,弦子腔被称为“丝弦儿”,传入大同后,民间艺人们结合本地方言和其他地方戏曲,对其进行融合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山西北部地方剧种。

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流传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的孝义市及周围市县的地方剧种。因它的伴奏乐器中有一种类似“碗碗”的铜铃,因此得名“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赛戏

赛戏是一种曾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的古老剧种,形成于宋金时期,由于其历史久远,在戏曲界有“活化石”之称。在晋北,主要盛行于阳高县鳌石村。赛戏起源于古代的祭神赛社活动,除了舞台演出,赛戏的另一种重要表演形式就是祭神活动。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赛戏已绝迹于舞台。

大涧道情

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涧道情流传于山西省北部的灵丘县,形成于清末,是大同市较为独特的一个地方戏曲种类。作为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大涧道情生动活泼、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大涧道情以大涧村而命名,大涧村位于灵丘县城东落水河乡。大涧村自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

碓臼沟秧歌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碓臼沟秧歌是晋北大秧歌的一个分支,也称北路秧歌,主要流传在晋蒙交接的山西大同新荣区、左云县的部分乡村。碓臼沟秧歌源于明代民间小戏,其中曲调多来自本土民间音乐,情感热烈、节奏欢快,剧本内容来源于百姓日常生活,多宣扬邻里和睦、妻贤子孝等主题。它的音乐旋律优美欢畅、曲调结构独特,与山西其他地区的秧歌风格不同,兼具中原的细腻和塞北的粗犷,是历史沉淀下的具有浓重人文色彩的艺苑奇葩。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