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寻访老照片”之走进榆中县党史办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10 08:14)
文章正文

【老照片】党建星火已然燎原 —— “寻访老照片”之走进榆中县党史办

2019-09-04 19:33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按照中央及省、市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总体部署,榆中县委宣传部拟于9月下旬举办“‘追寻时代记忆’——榆中县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老照片征集展示活动”。

老照片是榆中70年改革发展的记忆。通过老照片,可以重温发展的艰辛历程、感知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挖掘榆中县改革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老照片展由榆中县委宣传部主办、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具体承办。近期,榆中县委宣传部下发通知,面向社会征集照片。该活动得到了各单位、部门及摄影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

榆中县融媒体中心对该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推出“寻访老照片”系列报道。

1992年的榆中县城风貌

(记者 蔡汶君)

一张老照片,一段过往记忆;一张老照片,一段峥嵘岁月。当时光被定格,那些过往的沧桑与辉煌也随之扎根在一瞬之间。

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那些魂牵梦萦的历史、波澜壮阔的过往虽然已经逝去,但一张张老照片,却为我们讲述着其背后的印记和故事。

2010年的榆中县城风貌

9月的榆中,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追寻时代记忆”——榆中县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老照片征集采访组前往榆中县党史办实地采访。

此行,我们看到了有来自工业、交通、教育、旅游、革命遗址、农林水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近500多张照片,涵盖了榆中全县地形地貌、对外交流、城乡建设、县城变迁……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将榆中的过往历历再现。

我们边采集照片,边听工作人员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故事一

邴家湾村党小组

全省第一个农村党小组、榆中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

邴家湾村新农村(2004年拍摄)

邴家湾党小组位于榆中县金崖镇邴家湾村的周家祠堂。1937年10月,中共甘肃工委在兰州成立以后,工委组织委员、榆中县金崖镇邴家湾村人郑重远,遵照工委指示,以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首先恢复了在兰州的几名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然后利用回家的机会,在邴家湾村发展了周延龄、周彦杰两名党员,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小组、榆中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邴家湾村党小组,周延龄任党小组长。

邴家湾村党小组成立后,一方面积极发展党员壮大组织,另一方面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周延龄、周彦杰按照郑重远的指示,分别在金崖地区发展了周培江、王秉义、陆英才等3名党员。

由于党员人数增加,又于1937年10月底在邴家湾村由郑重远主持成立了榆中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金崖支部,周延龄任党支部书记,周彦杰任党支部副书记。支部成立后,1938年农历五月初,周彦杰奉命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便渐渐地停止了活动。尽管邴家湾党小组从成立到金崖支部解散为止,存在了不到三年,但是为邴家湾村及整个金崖地区播撒了革命的种子,为金崖支部后来的重建和金崖工委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榆中县城元宵节社火表演(1991年拍摄)

2009年9月16日,榆中县庆祝建国6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演唱会健身广场举行。

故事二

中共榆中县委会议旧址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巩固发展党的工作

榆中县委旧址(1992年拍摄)

“甘肃工委为了加强对榆中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共榆中县委”采集照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翻出了一张有些泛黄的老照片,娓娓道来,“这张(图片)是1938年5月,甘肃工委派张杰(原名张恩科,回民,河北沧州人)、金少伯(化名金三津,回民,四川人)前来榆中工作。”

张杰任县委书记,公开职业是朱家沟回民小学校长。金少伯协助张杰工作,公开职业是大壑岘回民小学教员。

来紫堡古堡遗迹

当时的张杰租住在这里的窑洞里,张杰利用自己的住所召开党的会议、组织党员学习、宣传党的政策。

中共榆中县委从成立到结束的四年多时间里,在中共甘肃工委的直接领导下,依靠群众,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为兰州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作出了贡献,尤其对巩固和发展榆中县党的工作起了一定作用。

解放兰州时第一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一野指挥部

故事三

张一悟

中国共产党甘肃建党的创始人

张一悟

2009年7月1日,中共榆中县委党史办修复并开放的张一悟故居

在榆中,提起张一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一悟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在甘肃建党的创始人之一,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在陇原大地播下革命火种,把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为甘肃党组织的建设、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一悟铜像广场

1895年3月3日,张一悟出生于榆中县城中街南端鼓楼(现城关镇北关村)。他7岁入私塾,随后进县城小学读书。1917年,22岁的张一悟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与同乡、同学张亚衡到北京求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冬与宣侠父、钱崝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地方组织——甘肃特支,并担任书记,是第一任负责人,是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创始人。1928年,参与了渭华起义的领导工作。1929年3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1932年3月,在山东济南被捕。1937年12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回到甘肃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51年1月3日去世。

张一悟故居

指着一张四合院的照片,工作中人员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张一悟故居位于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1号,是张一悟原有的三处住宅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处,原为一进四合院。

2004年,经榆中县委、县政府同意,将张一悟故居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县政府拨付专门资金5万元,进行了维修,2007年向社会免费开放。陈展物品有张一悟住过的房屋、用过的物品以及大量的珍贵图片,展示了张一悟的家庭情况与子女的成长情况及关心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事迹。

一悟小学

通过一组照片,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榆中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一悟墓。

张一悟去世后,省委省政府在兰州举行了盛大公祭的仪式。公祭仪式结束后,安葬在风景秀丽的兴隆山西山脚下,并且竖碑一块,对张一悟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和全体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变力量为行动,学习张一悟同志二十多年来为党为人民事业忠心耿耿、积极工作以及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质量和伟大精神,团结一致,为建设新甘肃而奋斗。

2005年榆中县委县政府将张一悟墓列为榆中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全县的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到张一悟墓前敬献花篮,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张一悟纪念馆

在一批颜色相对色彩泛旧的照片中,张一悟纪念馆的这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纪念馆的建成及发展。

2004年,榆中县筹资建成了张一悟纪念馆,包括张一悟纪念馆主展区一处,副展区三处(张一悟故居、张一悟铜像、张一悟纪念亭)。纪念馆主展区位于榆中县兴隆路277号,陈展物品有张一悟等革命者用过的书籍及其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发的任命书,研究张一悟的出版物、音像制品等资料,再现了张一悟同志光辉的一生。2007年7月1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张一悟铜像位于榆中县一悟小学院内,陈展物品有解放后张一悟子女送给学校张一悟生前用过的书籍、张一悟关心青年和爱护青年的图片、文献数据,展示了张一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及心系家乡教育事业、关怀青年成长的情怀。

张一悟纪念亭位于榆中县兴隆山烈士陵园内,包括烈士陵园全景图、张一悟纪念碑、烈士陵园简介。

纪念馆的建成,进一步展示出马列主义在陇原大地上的传播、发展、壮大的过程,再现中国共产党组织在甘肃大地上诞生、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缅怀张一悟、张亚衡、丁益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在甘肃大地上为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儿女,让人们真实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地搞经济建设。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榆中县党史馆的照片,再现了榆中县艰难历程壮举、烽火岁月的变迁,记录着在榆中阔步向前的豪迈、蓬勃发展的壮志,更昭示出榆中未来的欣欣向荣的发展、宏伟蓝图的绘就。(文中配图均由榆中县党史办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