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闽南传统汉族民俗舞蹈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18 22:55)
文章正文

  浦南古傩的基本内容

  1、浦南“大神尪”是当地居民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它与傩有着极为相似的表演形式和功能,应是我国漫长傩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个部分,至于它处在哪个环节,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2、浦南“大神尪”独具特色。一是浦南“大神尪”面具格外巨大,表演者用其头部顶在筐顶,肩扛躯干,整个体型庞大迥异于人。二是“大神尪”形象只有七品官和书童二种。

  3、浦南“大神尪”主要是在供祀天神、祈福、禳灾、降神驱魔及特定节日庆典时表演。表演时,由七品官、书童、大头娃娃及打击乐队组成,七品官走在正中间,书童以七品官为中心,旁有“大头娃娃”在他俩之间蹦蹦跳跳,他们踩着伴奏打击乐鼓点在其周围舞动,行走时东倒西歪,时快时慢,做出各种滑稽动作,73岁的梁太金先生又将现代戏剧的舞台步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揉进表演中,提、亮、收、走;撤步后退等。整个过程节奏欢快、活泼,表演风趣、诙谐。

  尪舞是由祭祀时的舞蹈演化来的,无规范的动作和步伐,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表演者的创意和发挥。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一种驱除邪恶妖魔,庆祝五谷丰登的意愿。“大神尪”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鼓、锣和钹三种,音乐鼓点与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歌仔戏有着极为密切联系.其鼓点基本来源于歌仔戏音乐鼓点。

  浦南古傩的主要特征

  1、浦南“大神尪”身型庞大迥异于人,由头部面具、躯干及衣服构成,表演时,由表演者头顶筐顶,肩扛躯干来舞动。

  2、“大神尪”形象为七品官和小丑,驱疫的主角由官员担任,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尚未发发现。

  3、与台湾宜兰“大神尪仔”(闽南读音)基本相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