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天水的“ 武术之乡”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02 22:05)
文章正文

日前,在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公开赛)中,武山县武术代表队以绝对的实力“打”出了骄人战绩——在与来自全国的1696名武术选手的对决中,武山县派出的21名选手一举夺得了12枚金牌、14枚银牌和14枚铜牌,并在展示项目搜林棍的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武山县可谓是本届武术比赛中闪亮耀眼的一颗星。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标签性符号,是反映一个国家精气神的独特标识。因此,提起中华武术,在国际上还有一个专属称谓:中国功夫。

中华武术自产生之初,就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修习武术,不仅可以强健体魄,更是“保家卫国”之所需。所以,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中华武术更是被赋予了文化和精神的人文力量,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作为全国“武术之乡”的武山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谁能想到,这座位于中国西北一隅的小县城——武山,竟会在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中,以极为骄人的成绩闪耀登场,且名动八方。

而这,还不是武山作为全国“武术之乡”的全部实力和最好成绩。武山县体育中心教练郭艳春告诉记者,在过往参加的14次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中,他们的战绩名列前茅,一直遥遥领先。且早在1992年,武山县就被列入了首批全国“武术之乡”。

武山县的武力值为何这般爆表?在这一连串的传奇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武术基因密码?

习 武 之 源

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大多听过这样一句话:“武山的鸡娃子都会倒脚步。”这句话暗含武山连小鸡也会“打把式”,能使个三两招。可见,武山县的武术之普及程度有多么的传奇。

那么,武山县的习武之风为何这般盛行?它源于哪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其今天的修武之景象?

众所周知,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其主要有两个基因来源:一是生存,二是祭祀。

在原始时代,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华夏的先民们在早期的采集狩猎阶段,为了获得足够多的食物以维系生存,在与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等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成为武术的萌芽。到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频繁发生,在部落战争中,远距离使用弓箭、投掷器,近的使用棍棒、刀斧、长矛,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武器,这也成为了器械武术的最初雏形。从距武山不远的8000年前大地湾遗址考古挖掘出的实用工具来看,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中华武术的另一个基因来源就是舞,因舞而武。早期的华夏先民祭祀天地神灵、山川河流、驱瘟辟邪的时候,在祭司带领下都会跳一种舞蹈,诸如今天在一些地区依然流行的傩舞,就还保留着这种痕迹。之后,在日渐的演进过程中,为了展现人类的强大,往往会持戈而舞,最终就发展成为后来的武术。

在今天的武山县,依然流行着一种被称为武山旋鼓舞的舞蹈,这种舞蹈以舞乐为载体,在祭祀中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武山旋鼓舞有喊山岳、千斤压顶、旋风骤起等典型动作,以及二龙戏珠、白马分鬃、丹凤朝阳等传统套路,其动作刚健、节奏铿锵。武山旋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武山的武术可谓一脉相承。

因而,武山的武术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深厚的武力和群众基础,显然不是凭空而来,它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基因。

习 武 之 根

武山之“武”之所以盛行,除了流淌在血液里的原始基因外,更深含着历史地理的渊源和根脉。

数千年来,相对于中原王朝的核心地带来说,天水一带一直属于关外边地。长期以来,由于羌、戎、狄等不同民族杂居,各部族之间,为了争夺领地,相互间难免发生争斗。这也在有意无意间促使各部族以武为要,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武力值更是决定着一个部族生存发展的核心力量。

早在周朝时,天水就是秦人的封地所在。秦人为了保家卫国、守护一方安宁及拓展生存空间,就不得不修武强兵,从而在日渐的武力争斗中,强大了秦人的体魄和大秦的国力,这才奠定了后来大秦统一天下、民族融合的雄厚基础。

从秦人开始,不但自己以武为根,同时,也在与各部族的争斗中借鉴融合了其他部族的武术套路和战法,由此也奠定了中华武术融会贯通的基础,武山人则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秀基因。

由此可知,是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武山烙上了专属的历史印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也为这里尚武崇德的习武之风埋下了种子。

西汉名将李广、赵充国,三国名将姜维、“白马将军”庞德的英武之姿,是这片土地上孩童们如数家珍的睡前故事。武将祖先金戈铁马、挥斥方遒的战斗经验流传甚广,在世世代代身体力行的传授中,早已将中国功夫的“血性”,刻进宁远人的基因里。

“讲起来,武山的武术并没有相当震撼和传奇的故事,但却有动荡时期都没有停歇的武术传承。”就职于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令陆胤告诉记者,数千年来,武山的习武之风从未断过,在信息流通不太容易的年代,武术的功法大多都是自己摸索、自创派系。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武山都有军队驻扎并在地方吸收青壮年劳力来屯兵作战,于是给了武山武术融合军事武术的机会。彼时的人们还未意识和领悟到“武术”二字,各种拳法和技击套路依旧被称为“招式”,直到清代,才有了较为成熟系统的功法套路。之后开始借鉴各大流派的武功,少林派、峨眉派、崆峒派、武当派、昆仑派……武术的发展迎来继军事武术后的第二次融合创新,空前繁荣。

习 武 之 脉

在令陆胤编写的《宁远武魂》一书中,收录了武山武术的发展、不同时期武术大家的风采、不同拳法的创立等内容。其中还提到了1978年武山县武术协会的成立,全县确立37个武术队,拉开武术赛事表演和武术培训的历程。自此,赓续相沿的武山武术不再只是单纯的民间爱好者之间的切磋,一种更加健康的习武方式,正在悄悄影响着人们零散的喜好。

与武山县体育中心谢亚东聊天时听他说:“七八十年代的拳师们,有些招收学徒在家中共同居住生活,有些拳师被称作‘走艺师父’,他们游走在各个村镇,专门传授拳脚功夫。那时候没什么钱又想学武的人家,一个村子找一个发起人,集合想学的青年聚在一起,找一个师父教,这种方式就叫‘拉窝子’。”

以传统刀法春秋大刀为例,又名青龙偃月刀或关公大刀,是汉末三国初期,关羽在战事之余,喜读《春秋》而得名。其刀法以劈、砍为主,练习时大劈大砍,气势磅礴。

目前,武山县博物馆馆藏着一把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斧。在古代,斧有多种的用途,如《诗·齐风·南山》记载:“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在这里,斧显然是生产工具;而《汉书·武帝纪》曰:“杖斧分部逐捕。”则指的是兵器。

据武山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裴应东介绍,1975年至1999年,铁笼山附近的几个村落修建梯田时,多次出土箭镞、残枪、短剑、矛头、盔甲、五铢钱等文物。

这些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动作和工具,让早期武术的萌芽泛着坚韧的生命之光。

习 武 之 法

“我小的时候,在秧歌里面看到耍社火,只一眼就喜欢上了武术。”武山县“春秋大刀”非遗传承人令树林提起儿时第一次爱上武术的场景,陷入深深的回忆,嘴角笑容难掩。他说的“耍社火”,是地方民俗活动的一种。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里的社火独具魅力,人们将社火的动作与武术的步伐拳法相结合,称其为“老把式”,而让令树林一眼痴迷的,就是当地基础的梅花枪打法套路。

在中国传统艺术行当里,历来师带徒是非常严苛的,除了讲究天分与悟性,远超常人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忍受枯燥静心修身养性的心志缺一不可。令树林11岁那年,父亲买了一斤油,烙了彼时老百姓一年也难以吃到两三回的油饼,带着他顺利拜师学艺。这一学,春秋流转里未敢停歇,半个世纪与武相伴的日子便走了过来。

利刃铸英雄,如今的令树林已是75岁高龄,但他依旧两鬓乌亮、身姿挺拔,在记者前去采访的小院里,一把春秋大刀在季夏酷热的午后,耍得威武生风。

在今年的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中,他依旧是毫无悬念的金牌获得者。令树林说:“我主攻的是春秋大刀、长三步、搜灵棍等地方拳法。这一次参赛机制里就有长三步,这是武山武术的拳底子,我们去比赛就拿了金奖。”

“我练,儿子练,孙子也练,老婆也练,全家人都练。武山有七万人都在练武术,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令树林培养了很多热爱武术的人,在他带领下,不仅弟子们武艺了得,他的家人也深受影响,这个尚武家庭,是武山无数个家庭的文化缩影。

已近耄耋之年的79岁非遗传承人康吼吼是“武山回桩”武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为记者演示了几招基础的步伐打法,招式游走间,一个利落的一字马劈叉让众人惊叹。没有扎实的基础和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是无法在这个年纪还能身形如此自如稳健。“武山回桩”是典型的宗派式传承,康吼吼是第四代传人,这种武术打法属于不外传,只作家传的自创武功,如今已至第六代。

“回桩是冷兵器,我11岁习武,学了几年后父亲开始将回桩武术教习给我。武功是自创的,但回桩本身不是,前些年在内蒙古也发现了这个兵器,但是他们不会用,当时还邀请我去传授呢。”康吼吼说道。

据康吼吼介绍,“回桩”又称“棍绳镖”,顾名思义,是三种武器的组合,一丈二的棍,一丈二的绳,绳的顶端绑着棍柄,末端缠绕着比拳头略大些的镖作为头,挥舞起来可以甩出数米距离,其特色有三长:棍长、绳长、臂长。“回桩”是实实在在的技击武器,杀伤力强、威力大。“那个年代创回桩、学回桩,都是为了保护家宅,小的时候武山人都是依山而居,村子外面设堡子,经常晚上要去堡子里,把妇女和孩子围在中间,爷们在外围。为啥呢,就因为有土匪嘛,为了抵御土匪祸害村庄,我们就得有点武艺在身上,回桩一甩好几米远,可以远距离攻击人嘛。”

最早于民间习武的祖辈们,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在那些动荡年代,用拳头、用刀剑护佑一方百姓的生活安宁。中华武术虽一出生就带着“血性”,用于狩猎和保家卫国,但中国人更讲究非到不得已不轻易出手。

习 武 之 道

全民习武蔚然成风这句话,在武山并不是一个描述性语句,这个于西北群山间升起丰盈烟火的小县城,习武人数近8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组建武术队65个。武术代表队多年来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奖牌340多枚,而这个数字,正在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武术新星的招式间、技理里逐年快速攀升。不仅如此,武山县也走出国门,将中国功夫展示给世界,抵达俄罗斯、乌克兰、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几十个国家,孔武有力的中华武术名片,正飘向世界。

或许武术遗产的传承早已成为这片土地上好儿郎们的自然选择,就像血脉一般流淌进骨子里。但武术的系统学习,武魂的发扬光大,依旧要用科学且健康的方式。武山县体育中心教练郭艳春告诉记者:“在后备武术人才培养方面,他们将武山县体育中心副馆作为后备武术人才培养基地,设立武术进校园活动,目前合作的学校已有十几家,以小学为主,推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郭艳春说:“武山县前半年申请了武术训练基地,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武术训练基地,培训67位老师,涵盖180多所学校。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与武山县体育中心联合组织了广场公益课,每年的3—10月,早上6:30—8:00进行公益性授课近200节。”

武山县体育中心教练周亿琴是热辣的重庆女孩,近年来,她与郭艳春一起,通过县里的人才引进计划招来这里工作。她说:“我的教练是武山人,我从小跟着他习武,后来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后,我来到武山游玩,在教练推荐下留在这里工作,这里优美的环境、质朴的人民、尚武浓厚的风气都深深吸引了我。”

这些有关武山武术“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故事,很难讲完,是无数一生要强痴迷于武术的武山儿郎们,在攻防搏击中,共同书写出的中国功夫的传奇。

如今,在武山县,习武成为了一种武术自觉。尤为重要的是,从武山漫长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武山的武术之所以强盛,不仅是为个体的强健体魄,更充满着戍边安邦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这不但是武山人习武的大道之道,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习武之魂。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