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莱芜社火:源自山沟 龙凤桥上别样舞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08 14:34)
文章正文

   

  在莱芜市口镇山口村,有一个村民自发组织而成的演出团队,“舞狮子”、“秧歌舞”、“大头娃娃”、“踩高跷”、“赶毛驴”、“撑旱船”、“水流星”、“抬芯子”、“小车舞”、“蝴蝶舞”等十几种传统地方舞蹈在这个团队里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展示,这就是莱芜市长勺说唱艺术团社火队。社火表演自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年左右的历史,山口社火表演历史也可追溯到一百四、五十年前,已经成为莱芜地区颇具名气的一项民俗表演。

  祭祀活动演变出社火 秃尾巴老李忌“耍龙”

  据莱芜民间文学研究会会长李胜华介绍,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莱芜山口社火”是山口村的传统活动,据考证,该活动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村民庆祝大型节日和祭祀活动自发组织形成。相传,该社火团体起源自祭祀龙王庙里的“秃尾巴老李”,老李是莱芜八里沟村人,娶山口村魏娘娘为妻,给山口村带来了年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感谢这位姑爷,村里人以不同形式的舞蹈进行答谢秃尾巴老李的仪式。

  传说,早期的社火耍龙是重头戏。龙王生日这天,社火团在龙王庙前演出,不知是老李的心情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社火演出时天突降鸡蛋大的冰雹,专门砸耍龙的人。族里人猜想是姑老爷不喜欢看耍龙。于是,取消了这个节目。这是个传说,社火团至今保留有“龙灯”节目。

  节目群英荟萃 身怀绝技村民各显其能

  山口村村民社火队的“驻地”就在一村民家中,各个房间里琳琅满目的摆满了社火表演的道具,鼓乐、高跷、毛驴、旱船等一应俱全。社火表演节目众多, “龙灯”俗称“耍龙”、“舞狮子”、“秧歌舞”、“大头娃娃”、“踩高跷”、“赶毛驴”、“撑旱船”、“水流星”、“抬芯子”、“小车舞”、“蝴蝶舞”等十几样传统地方舞蹈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村级的演出团队。山口社火艺术团已经有一百四五十年的历史了,主要演出成员四五十人(不包括秧歌队)。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自己动手制作道具,用新颖娴熟的演艺,打造了一方传统的地方文艺品牌,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周传义的“撑旱船”、魏述洋的“小车舞”、魏庆祥的 “玩狮包”、魏述江的“抬芯子”、魏灿杰的“秧歌舞”、魏荣庆的“水流星”等,每位队员都有自己的绝活,十几门风格各异的舞蹈节目,珠联璧合地交融在了一起,让人们百看不厌。每逢春节或重大节庆、祭祀活动,他们不约而同聚在一起,施展自己的祖传绝艺,为节日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他们还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设计改进,使得传统舞蹈技艺更加精湛,为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龙凤桥、龙王庙见证 社火演绎山口六百年变化

  在山口村西南有一座石桥,与常见的石桥不同,此桥没有桥墩,也没有衡量,由整状石块发碹而成。龙凤桥原名“凤凰桥”, 桥上有石栏、石鼓、石柱,石柱上有木瓜状、硕瓶状石雕。桥下发碹,两头有怪兽各一,似兽似人。据山口村村民介绍,早期此处地处交通要道,整日人流不断、熙熙攘攘,随着时代的变迁,此处居住的大多为中老年人,此桥逐渐成为人们夏日纳凉的去处,桥北侧的拱桥之下小河也已干涸,龙凤桥更多的保留了历史价值,成为了村民对于过去的回忆。

  与龙凤桥南北相对的,是和龙凤桥相同时期建设的龙王庙,里面供奉着山口村“魏娘娘”之夫秃尾巴老李等,此庙在清朝曾进行过修缮。与龙凤桥构造原理相似,此庙顶部没有梁,也是发碹加固,全部建筑由石块垒砌而成。龙王庙坐落于村西北侧的耕地之中,正门向西意在求雨,每到天气大旱之时便会有村民到此祭拜求雨。

  相传山口村此前有“七郭子八庙”,山口社火表演和“七郭子八庙”之二的龙凤桥、龙王庙同时期产生,是村民在重大节日、大型祭祀、庆典及大旱求雨经常表演之地。如今龙凤桥的桥面青石板已经被磨损的光滑,龙王庙的墙面也已变得深邃,社火表演在两座古老建筑的守候和见证下依旧在不断的演变着,延续着。

责编:大众网·莱芜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