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志载年俗】正月十五闹元宵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19 02:28)
文章正文

关注“方志河北”,我们一起长知识!

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国上下闹元宵。元宵节是我国汉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又称上元节、灯节,也叫元夕、元夜。冀中南一带也称“过小年”“过十五”,冀东民间甚至有“正月十五大于年”的说法。

元宵节起源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好几种。大部分人认同元宵节起源于汉代。

一、起源于庆祝汉文帝刘恒复位。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擅权。高祖遗臣周勃、陈平等于公元前180年正月十五灭诸吕,拥刘恒复位,即汉文帝。文帝深知创造太平盛世不易,就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二、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太初历》,元宵节被列为重大节日。汉武帝在五帝之上,设立了一个最高的天帝“太一神”,正月十五黄昏开始,用盛大的灯火祭祀,通宵达旦,从此就有了元宵节张灯结彩的风俗。

三、起源于汉明帝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故事。汉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都会云集瞻仰佛舍利,所以该日是参佛的吉日良辰。于是,为了弘扬佛法,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节习俗

在河北各地,元宵节人们大多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观灯、放灯、猜灯谜、舞龙狮等各种文艺活动,下面介绍一些具有河北地方民俗特色的活动,比如说“算周公卦”“打铁花”“游火神”“请笊篱姑娘”“武安傩面具”“黏灯盏儿”“送鸭子灯”等等。

算周公卦。定州市有算周公卦的习俗。该习俗是家族内成年女性为十五岁以下的女孩子预卜时运的,所谓“桃花女儿请周公”,据说可以预卜升学、婚嫁等时运。晚饭后,家族内未成年女孩子会聚在长辈屋内,烧香磕头请来周公神。然后用两根筷子,或把高粱秸从中间劈开成两半,由两个女孩子分别端着两头,心中默念要预卜的事项,看筷子或高粱秸秆是否有变化,如果距离越来越远,说明是好消息;如果越来越近,说明所求事情无果。活动结束后,一定要烧香,连夜把周公神送走。现在,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再加上外出打工的人初五六就已离家,家族同龄女孩减少,这一活动已很少搞了。

“打树花”。“打树花”是流传于民间传统的烟火,也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后来开始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打树花”是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特色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后来,暖泉镇每逢元宵佳节期间“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撒路灯。承德丰宁一带有撒路灯的习俗。腊月二十九人们要到墓地祭祀,意为请家族中逝去的人回家过年,并将纸码子放入袋子背回,设香案供奉。正月十五晚上,人们用面捏一些面碗,用棉花做灯捻,沾上大麻籽油(或豆油)放在面碗里,从院子里开始,一直摆到大门外的路口处,让故人的灵魂找到自家的路,这就是“撒路灯”。承德郊区五道沟、老西营一带的一些人家,至今还保留着撒路灯的习俗。《丰宁满族自治县志》载“元宵节的晚上,旧俗各家都用麻油浸泡过的锯末点燃,从院门口外,沿路用匀堆放,称‘撒路灯’。”

放河灯。邯郸马头镇有放河灯的习俗。晚上,人们在平房顶、院墙上、街门楼和街门前摆放红绿纸裹围着的小灯盏(这一风俗和张家口蔚县上苏庄村拜灯山仪式中在街道两旁摆放的灯盏颇为相似),还要放河灯,就是把小灯盏放在小木板上,再放入河中随其漂流。讲究的河灯,是用高粱杆扎架、用纸糊成的小船,船底船身都用蜡水浸过,船上画上许仙借伞、劈山救母等人物,中间点着蜡烛,放入滏阳河中,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和对生者的祝福。

转黄河。转黄河即转九曲黄河灯阵。河北不少地方还保有转黄河灯的习俗,但各地从灯的数量、所用材料程序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转黄河的主要材料大都是根据当地农作物品种就地取材,制作灯盏的材料各有不一。此阵都设在村中开阔地或是打谷场等地方。沙河市南汪的“九曲黄河阵”十分有名。《沙河市志》载“ 九曲黄河:多在正月十五摆设,在平坦场地上,用竹杆栽扎成圆形围墙,留两个门,再在围墙内栽成一道道的曲折通道,似迷宫一般,人们由人口进去,左拐右折,寻找出口,煞是有趣。本市以南汪一带,最为有名。”《万全县志》载“有的乡村用灯接成阵式,如‘九曲黄河灯’,据传说,游过灯阵可免除百病。”

散小灯、偷小灯。邢台市内丘县农村娶了新媳妇的人家有散小灯、偷小灯的习俗。当地只有娶了新媳妇的人家才做小灯,小灯是用黏米和小米磨成的面做成的。做完小灯还需用面做一条龙灯,就是把搓成的面长条盘在一个盘子里,一头捏成龙头,龙身上用大拇指均匀地按上12个浅坑,每坑也插上纸捻倒上食用油;把龙灯供在天地桌上,从龙头点起,12个灯代表十二个月。灯熄后看12个坑内存油多少,就代表那个月雨水多少。正月十五晚上婆婆同新媳妇要散小灯,小灯需从龙灯的龙头上引燃,婆婆点着放到一个托盘内,新媳妇端盘把小灯放在每个门口的两边,边放边说“婆婆点媳妇散,一亩地打八石”,祈盼来年五谷丰登。然后让全村15岁以下的小孩子去“偷”这些点着的小灯(龙灯不允许偷),谓之“投小登”,意寓“小登科”。《内丘县志》载“有在龙形灯背上点十二盏灯代表十二个月的,灯熄后,十二个坑存油多少代表十二个月中哪个月雨水的多少。”《临城县志》载“村里儿童成群结队地到各家将熄灭的面灯‘偷’去(俗称抢面灯),待到十六日早晨烤柏槟火时烧着吃(东部农村十六晚上烤柏板),有去病消灾之说。”

点老杆。邯郸魏县有晚上点老杆过庙会敬神的习俗。魏县村民集资点老杆敬火神。有的村子敬奉道教,点老杆就敬的是道教中的神。《魏县县志》载“‘老杆’,由艺人把各种焰火和鞭炮利用树木、竹杆串联起来,形成‘自动流水线’,点燃,此起彼伏,神龙活现,蔚为壮观,使观赏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游火神。游火神是廊坊胜芳元宵节期间的花会活动。旧时胜芳为水乡,盛产芦苇,当地很多行业和芦苇有关,防火是重中之重,火神便成为胜芳的主神。胜芳的火神是《封神演义》中截教恶神罗宣。每年元宵节,信众都要把火神像从庙里请出来,供奉在庙头胡同,举行连续四天的游神走街活动,即"游火神" 。游火神走街活动已经成为胜芳元宵节期间一项盛大的民俗活动,“文革”期间曾被取缔,恢复后一直延续至今。

请笊篱姑娘。丰宁满族人独有的元宵节活动是请笊篱姑娘。笊篱姑娘是满族民间信仰的女神,传说农人懂得种地上粪,就是笊篱姑娘教的。正月十五,丰宁满族家家户户都要搞环境卫生,并要起圈积肥。各户还要在这天把带长把的笊篱头用红布包起来,让一个小姑娘举着进屋,代表笊篱姑娘来到家里了。家人开始对着笊篱姑娘问卜农情:今年种什么粮食好?哪样能丰收?哪样歉收?人们还在这一天跳“笊篱姑娘舞”。人们用双柳枝做足绑在一根竖木上,绑一横木为臂,再绑一个笊篱为面(有的蒙上布,染上头发,画上五官),做成一位头簪彩花,身穿红花袄、绿花裤的笊篱姑娘,由一矫健敏捷善舞的女孩举着,在庭院或街心广场起舞歌唱,围观的男女老少摇着身子拍手合唱:“空齐、空齐!”人们边舞边歌、互相唱和问答。歌词多为歌颂笊篱姑娘的美丽、美德及优美舞姿,也有一问一答农业种植的唱词。

武安傩面具。邯郸武安地区,每年元宵节都有傩表演,所用的面具非常独特:先用胶泥塑成角色脸部连同盔冠的模型,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风干后待用;备一定数量的猪血,在太阳下晒热或者在火炉子上加热,加上一些石灰水,搅动并使其成绿色液体,把这种液体和白面糊糊兑在一起搅匀,据说这样防潮、防虫蛙性能好;把猪血糊糊抹在麻头纸上,被在泥模型上,到需要的厚度时为1:1;晾干后把纸壳脱下来,彩画出五官面目、发结或盔冠,把两个大眼角处挖空,在嘴部扎一根带子,最后罩一层或两层透明漆即成。面具共31件,其中22件是中国道教、民俗神灵面具,它们既是脸戏角色,又是村民请来的各路神灵;脸戏角色面具3件,还有牛头、马面头壳各1个,小鬼遮脸面具4个。面具平时放在村中库房内。

黏灯盏儿。邢台邯郸一带人们有做黏灯盏儿敬神的习俗。人们用开水和黍子面(俗称黏面)做成窝头,上锅蒸熟后,趁热做成黏灯盏儿(一般为圆柱形,水缸中所放的则为鸭子形状),将敬神用的黄纸或者棉花做成灯捻儿,倒上香油或其他食用油,然后放在天地神(邯郸馆陶俗称老天爷)、门神、灶神、水神等屋里屋外各个神位前,其中天地神前为12盏,水缸内为1盏鸭子灯,其他神位前都为2盏。

送鸭子灯。廊坊胜芳有“送鸭子灯”的习俗,也有地方称此习俗为“送孩儿灯”。元宵节前(一般选在正月十二后),新媳妇的娘家弟弟或妹妹,会提着点亮蜡烛的鸭子灯送到新媳妇的婆婆子中,元宵节过后,婆婆把鸭子灯放到新媳妇的床下压扁,取其“鸭子(压子)”的谐音,希望来年生个大胖小子。当地人们称鸭子灯为“秃鸭子灯”,灯上没有装饰,只在脖子处写有字,娘家母亲送给已出阁女儿的,鸭脖子上写“早生贵子”,姥姥送给外孙的“鸭子驮楼”灯则会写“长命百岁”。当地有句俗话“头年的鸭子,二年的瓜,三年的小车往家拉”,说的就是姥姥送给外孙的这三种灯,第一年送“鸭子驮楼”灯,第二年送“西瓜”灯,第三年送的是“羊拉车”灯,都饱含姥姥对外孙的祝福。

正月十五回娘家。正月十五回娘家的习俗在河北不少农村仍然保持着。传说有一个媳妇受婆婆虐待,正月十五这天媳妇一点火,婆婆的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于是便把媳妇赶回娘家,一连两年都是这样。有些当了婆婆的女人,就怕自己的媳妇是丧门星,十五这天便让儿媳回娘家,说是火神不让媳妇在婆家,在婆家见火防婆婆,见灯防公公,正月十五回娘家的习俗便流传下来。现在不少农村依然保留着这种禁忌性风俗。《故城县志》载“出嫁未过3年妇女,须回娘家过十五,是日有在婆家‘见灯死公公、见火死婆婆’之封建迷信习俗。”

元宵节食俗

河北大部分地区在元宵节都会吃元宵。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标志性的饮食习俗。北方称“元宵”,南方称“汤圆”,做法也不相同。元宵一般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巧克力等为馅,把馅在放着江米面的簸箕上摇滚,再不断用笊篱将元宵在水中加湿、捞起,再放回簸箕摇滚,使之不断增大,直至元宵的皮够厚、个够大为止。元宵可煮、蒸、油炸食用,有团圆美满之意。河北的特色元宵主要有橙羹元宵、油炸元宵、蒸元宵、拔丝元宵、芝麻裹元宵、烤元宵等。《满城县志》载“元宵节又称灯节。这天晚上,有吃元宵习俗,象征团圆。农村视元宵节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迁西县志》载“元宵节吃元宵,因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吃了元宵就一家团圆。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来甜糯软滑,味美可口。”

河北邢台、石家庄、保定、邯郸的部分农村正月十五的饮食传统是吃饺子而不是吃元宵。《尚义县志》载“十五日,城镇吃元霄,农村吃饺子,家家祭天地,户户敬财神”。

当然,还有喝“开耳酒”和吃“药饭”“五谷饭”的习俗。《抚宁县志》载“朝鲜族群众这天早主不分老少都要喝‘开耳酒’,意思是喝了‘开耳酒’,可耳聪眼亮。这一天要吃‘药饭’和‘五谷饭’,意思是盼望当年五谷丰登。”

责任编辑:共水

服务人民群众

服务领导决策

服务中心工作

宣传河北省情

微信号:hbdfzxh@163.com

原标题:《【志载年俗】正月十五闹元宵》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