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大头娃娃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数据分析报告:婴儿用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01 18:22)
文章正文

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评测-魏老爸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某品牌的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引发舆论热议。随后#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宝宝激素面霜#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榜。

根据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的分析,#大头娃娃事件#于1月7日18时左右到达第一波峰值,8日12时左右到达第二波峰值,随后事件热度迅速下降,但仍有网友不断加入、参与事件的传播和议论,跟进事态进展情况,舆情热度并没有平息。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评测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某品牌的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

@老爸评测 将抑菌霜及同厂家的另一款婴儿霜送至专业机构检测,发现两款产品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随后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曝光此事,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在微博客类社交网络中,其揭露大头娃娃事件的博文转评赞达到100W+。

1月8日,涉事产品公司回应媒体称,自家产品没问题,小孩用该产品才十天,此前家长还给小孩使用过其它软管产品。该公司怀疑家长系利用短视频平台炒作,并称目前已下架产品送检卫健委。

1月8日,漳州市卫健委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

1月9日,福建漳州市卫健部门通报,涉事两款产品共1200瓶,分别销往江苏宿迁和连云港,目前正召回检测。

根据舆情分析,关注及传播#大头娃娃事件#的博主主要以未认证的草根博主为主力军,财经网、新京报、封面新闻、每日经济周刊、凤凰网财经、澎湃新闻、荔枝新闻、新华视点 等新闻媒体帐号对事件及其后续调查情况进行报道:【#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所有涉事产品下架】、【#大头娃娃涉事抑菌霜厂商回应#,质疑家长网络炒作】、【漳州市卫健部门:涉事产品共出货1200瓶 正召回检测】。

对消字号产品乱象进行深入挖掘报道:【宝宝用药须谨慎!#消字号湿疹霜7批中4批含激素#】、【#宿迁连云港全面排查大头娃娃涉事产品#】、【“大头娃娃”#抑菌霜售价比进价高出两倍多#,店员称有宝宝湿疹就推荐】、【#抑菌霜的激素疑云#背后:#消字号产品有多乱#? 】、【#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能否康复#? 专家:面部或消肿,但若错过最佳发育期,就是错过了】。

另外,多位知名认证医生对消字号进行医学科普:@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 :#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 这个事件的背后,其实指向了关于“消字号”产品的行业乱象。“消字号”被频频发现违规添加强效激素、抗生素等。所谓“消字号”其实是“消毒产品”,根据相关规定,这类产品并不能宣传具有医疗效果。而一般用于治疗的药品,标注的应该是“国药准字号”。消字号产品的许可认证审批由地方卫生部门执行,时间一般仅需1个月,检测指标主要是它的杀菌作用。而国药准字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审批,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验证环节如:药理、病理、副作用、临床验证等。确保安全有效后才有机会获准上市,整个过程需时也将近5-10年。 其实,规范使用激素药膏并不可怕,毕竟外用激素也是治疗皮肤病的最常用药物。但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使用会有很大风险,同时也要小心护肤类的所谓“湿疹膏”,同样是添加“激素”的重灾区。

儿童用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舆论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不论是奶粉、服饰还是日常玩具、护肤用品等,每一起事件的爆出,都会在舆论场上掀起不小的风浪,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婴幼儿来说,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猜测激素面霜流入市场的原因:

在现有的管控体系下,消字号和妆字号产品执行的标准有区别的。目前消字号产品归卫健委管控。虽然卫健委规定消字号产品不得检出激素,但标准中只给出了6种糖皮质激素的检测方法: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氟轻松、醋酸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而妆字号产品归国家药监局管控。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妆字号产品【不得检出】的激素有63种。这次检出的氯倍他索丙酸酯就在这63种激素的名单中。这也是为什么,商家能披着【消字号】外衣,顺利把这款产品送上市场的原因。

部分舆论声音表示:有一些不法商家暗箱操作,送检产品与实际出售产品并不相符。比如这次检出的激素面霜,厂家在线上/线下销售时都曾多次展示这份【激素未检出】报告。也有可能就是在送检时候对样品动了手脚。

个人举证、维权难

目前市面上含激素的婴儿护肤品可以说是“屡禁不止”,让不少家长“防不胜防”。这次的“大头娃娃”事件,给所有的父母们都敲响了警钟。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是无法和商家、企业对抗的,举证难、维权难是很多家长在碰到问题商品时都会面临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是舆论场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有担当的自媒体人:

近年来,自媒体快速发展,其拥有的粉丝影响力和网络流量都成为舆论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这其中也不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达人帐号,利用自身影响力传播网络正能量,代表某些弱势群体发声,受到公众的一致肯定和认同,就如@老爸评测-魏老爸 所说的那样:我们深知发布这个视频会得罪很多人,会招很多人黑我们,但为了天下宝宝的安全健康,我们还是去做了。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让它能被更多人、更多家庭看见,让更多的宝宝远离这种儿童激素霜。

从丁香医生揭发权健的传销,到现在魏老爸揭示黑心婴儿霜的问题,中国自媒体就应该像他们一样,有担当,敢担当!

呼吁对无良企业必须重罚

2020年12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就筛查了网络销售的41批婴幼儿湿疹类产品。结果就发现:在34批妆字号产品中检出2批含有激素,检出率为5.9%;在7批消字号产品中检出4批含有激素,检出率为57.1% 。

湖南永兴县一家母婴店疑将“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充当特医奶粉销售。致使多名孩子营养不良被诊断为佝偻病,有的孩子甚至出现“大头娃娃”的特征。医院诊断证明显示为发育迟缓。再到从前的“三鹿奶粉”、“阜阳毒奶粉”事件,至今仍是公众的心头之痛,如今又见激素婴儿霜,婴幼儿用品和儿童用品的安全性堪忧再被提起,舆论呼吁对于无良企业必须加重处罚力度和处罚措施,让其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监管从源头做起

母婴店的开店门槛较低,很多店员在为顾客服务的时候也是因为业绩要求尽量推销提成较高的商品,而商品的质量问题并不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问题商品得以快速流通。新闻上陆续出现母婴店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宝宝出现健康问题,又或者是婴儿游泳出现安全问题,都让公众把目光再次对准了琳琅满目,遍地开花的母婴店,而对于母婴店的监管力度问题也不时出现在网友评论之中。

舆论呼吁监管部门从源头抓起,对于婴幼儿奶粉、用品加强市场监管,从生产厂家到销售场所,再到销售人员,做到可监管,可追溯,切实落实到实际,一旦发现问题,对涉事人员、企业实行严惩,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