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胶州名称的来历和这些有关?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03 18:46)
文章正文

胶州往事 | 胶州名称的来历和这些有关?

2019-02-16 19:36

认准胶州人在线

本文作者:刘波,毕业于青医96级临床医学系,曾做过5年小大夫,后工作于政府部门。喜周末踢球,好游走于山水之间。

历史真的很有趣,当你沉浸其中时你会发现很多乐趣,于我而言,研读历史就如同捡拾金子一般。应朋友之邀,我写了《胶山胶水,胶州那些事》一文,无意中我发现并总结了以下三个观点:①溯其源,胶州之名盖因胶山也。②从某种意义上说,胶水是胶州的母亲河。③胶州名称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胶山胶水的故事

逛青州古城时我无意中在一幅明代青州版图里发现了胶山,一座很小但却和胶州息息相关的大山。

胶山是铁镢山古称,古胶州之镇山,镇山即一地区内的主山。胶山是胶河、白马河、风河的三河之源。胶山《齐记》作黔艾山、《水经注》作柜艾山、《山东通志》谓之五弩山、《齐乘》作铁橛山,铁橛山峻峭挺拔,崖壁矗立突兀,岩石色黑如铁,因之得名。

清代胶州知州周于智描写为:“铁橛山峰直矗,色黑如铁。顶有悬崖如盖,名滴水崖,一水从石罅中出时作玉琴声。下积为流,溽暑不溢,大旱不涸。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流水一曲,不减庐山瀑布。”并有诗一首:“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连居海上,风涛漫拟是清音。”

胶水是胶河古称,是胶莱运河的支流。至于胶水为何得名,东汉桑钦 《水经》 说: "水色如胶, 故曰”。宋朝的《太平寰宇记》云:“水色如胶,故名胶河。”胶水发源地流域多低山丘陵,沙土居多,同时有一种粘稠呈灰白色的泥,分布在河床上,使河水中的沙土和矿物质含量比较高,致使河水呈现出粘稠状和灰白色。这大致就是“水色如胶”的来源。《水经·胶水篇》: “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 郦道元注: “ 《齐记》 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 又 《寰宇记》 卷24密州诸城县:“胶山一名五弩山,胶水之所出。在今郡东南九十里。” 从相关文献中得知:胶水与胶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齐记》中有记载:“胶水……北过高密,注潴泽与张鲁河合白泽,北入新河,入北海”。郦道元 《水经注》 具体记载了北魏时胶水自源地到入海的地理名称:"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 又 北过夷安县东, 又过当利县西,北入海。"对应今天的地理名称说就是源出胶南铁橛山,北经胶 州、 高密 平度、 昌邑, 至莱州境内, 北入渤海。有趣的是平度曾因胶水而称胶水县,而且此称呼沿用了数百年。同时胶水也是胶东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胶水具体发源地位于胶南六汪镇孙家沟村以南,铁橛山以北。据老人讲述,在村东南有八突泉水,称八突泉,胶水发源于此。胶水长100公里, 流域面积608平方公里。逐水而居,人类文明发于江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胶水是胶州的母亲河。

总结一下:胶山孕育了胶水,胶水因水色如胶而得名,胶水之畔的山丘适宜居住,故胶州因此而生,可谓黑山白水出胶州。溯其源,胶州之名盖因胶山也。

二、关于胶州那些事

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顾名思义,胶州就是发源于胶山的“水色如胶”的胶水所环绕的高地。

胶州名称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无名萌芽阶段夏、商时期,胶州地属莱夷。据《增修胶志》载:公元前1120年,周武王十三年“封少昊之裔兹舆期为莒子,都于计”。计,即计亓城,原址约在今南关城子村。公元前770年(东周平王元年)莒国南迁(今莒县一带)。计成为莒国属城,改名介根。公元前631年(东周襄王二十一年)春,西周分封介国,都城在今杜村赵家城献附近。

公元前221年,秦在原介国的属地上设立了黔陬县(古介国遗址),归瑯琊郡管辖。(二)有名无实阶段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分青州而置胶州,治东武,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学古编》中也曾记载,“初置胶州……以胶名州始此。”北魏胶州面积广大,其面积涵盖今诸城、安丘、高密、胶州、黄岛区、东港区等两区4市的鲁东南地区。翻译一下:北魏时期青州与胶州兄弟俩正式分家,胶州娶媳妇成家立业了。不过此时的胶州把家安在了东武即现在的诸城,和现在的青岛胶州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后者当时称黔陬县直属胶州管辖。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取境内密水(今百尺河)之意,改胶州为密州,在存在了56年之后,自此胶州之名暂时消失了。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设胶西县,管辖胶河、墨河之间的一片地方,归属高密郡。公元605年,撤黔陬县,并入胶西县。

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撤消胶西县,并入高密县;设立板桥镇(今胶州城胜利桥西北处)。

元1087年(北宋元佑二年)复设胶西县。次年把板桥镇作为胶西县治所,成为对外贸易港口。设立提举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五处市舶司之一。(三)有名有实阶段

公元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复设胶州,驻胶西县,而胶西县的治所在板桥镇。此时复设的胶州已不再包括其初始的治所东武, 在地域上的这次东移确定了近代胶州的大致范围, 奠定了今胶州老市区在胶州的行政地位。明洪武年间,胶西县改称胶州,复以州治,辖即墨,高密二县,清承明制,其建制基本未变。

清代,胶州属莱州府。1904年,胶州脱离莱州府,升级为胶州直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至此,山东十府三直隶州格局形成。

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撤掉州一级行政区,胶州因此改为胶县,归属胶东道。

1950年,成立胶州专区,专署驻胶县。这是一个地级行政区,辖胶县、高密、诸城、即墨、即东(今即墨东部)、藏马(治所在原胶南泊里镇)、胶河(治所在今胶州铺集镇)、胶南、五莲九个县以及崂山办事处(驻地在李村)。胶州专区比清代胶州直隶州管辖的地域还广。

1956年,撤销胶州专区,胶县划归昌潍专区。1978年,胶县改属青岛市,1987年,胶州撤县设市。

从公元529年第一次有了胶州这个建制名称以来, 今诸城、 高密、 胶州、 胶南、莒县、 即墨一带的广大地区内, 只有胶州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改变着恢复着名称, 扩大、 收缩、 变换着辖地, 由西向东迁移着治所。关于胶州的那些事很悠久,也很精彩。

商务合作 侵权投诉 粉丝服务 微信号:hy20170151

本文来源:刘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