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临夏非遗】六百年和政秧歌 “扭”出时代精气神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11 23:03)
文章正文

和政秧歌,是和政县群众正月闹新春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每到春节,当地群众自己筹资,自行组织,筹办秧歌队。从正月初三到十六,和政城乡锣鼓声声,高歌漫舞,到处是一片辞旧迎新、欢度佳节的喜庆景象。

太平鼓庆佳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发展越来越好,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600多年演绎越“扭”越年轻

和政县地处我州南部,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和政秧歌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进而发展成阵容庞大、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阔的民间歌舞艺术。“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变革于民国,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繁荣壮大,由祭祀及简单的杂耍,发展演变为特色鲜明、人数众多、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和政县文化中心负责人蒋胜利说。

金狮闹新春

秧歌,俗称“社火”,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而和政秧歌,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临夏地区乃至全省独树一帜,是和政群众在春节期间最喜爱的文化活动。据民国《和政县志》记载,“入正月过三日即演社鼓,或城或乡不拘。十三日城内张灯,乡民以社鼓来贺,男妇游览”。这既介绍了当时和政县城十三秧歌会演的情形,同时也说明秧歌在和政各乡镇的发展与历史。“据考证,当时表演的节目就有‘竹马儿’‘刀舞’‘旱龙船’‘狮子舞’等。”蒋胜利说。

和政秧歌自明代一路演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越“扭”越年轻,“扭”出了临夏,“扭”向了全国。

2

传承创新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和政县域内的13个乡镇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秧歌队的传统习俗。秧歌队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以及“串火杂角”组成,表演形式多样,有说有唱,亦歌亦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

秧歌记忆(80年代秧歌表演)

据了解,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即不踩高跷,徒步表演)。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但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1934年,受青海高跷秧歌的影响,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并逐渐取代了“地蹦子”,此后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现在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如今,和政秧歌除“四大光棍”男身踩低跷外,其余身子队的高跷高度均在一米以上。

吸引眼球的表演

随着时代更迭,和政秧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早期和政秧歌的男女身子,在表演时只舞不唱,现在改为歌舞结合,弥补了表演形式上的单一化和简单化问题。同时,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旱船也由早期的一只,增加到多只。“和政秧歌歌舞形式的变化、旱船的改进和乐队的变化等都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东西方乐器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低跷与高跷并存,大鼓与小鼓兼用,使演员形象高低参差,鼓点声响大小有致,这些不但为表演注入了活力,还有了自己不同于别处的风格和魅力。”蒋胜利介绍说,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其特色鲜明,人数众多,花样繁多。

传习所一角

和政秧歌最大的变化还在于秧歌歌曲唱词的创新上。时至今日,和政秧歌除了保留着传统的特色,如玩春牛、竹马、旱船、庄稼会等,还成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介和政的重要载体:

“三农政策放光芒,农民的生活有保障;义务教育免学费、贫困的学生上学堂;合作医疗真实惠,农民的身心保健康;与时俱进谋发展,富民的政策万代传。”

儿童花篮队

“国又强,民又富,天下太平。前五角踏的是五谷丰登,中五角扭的是风调雨顺,打鼓打了个国泰民安。”

“党委政府好领导,为民日夜操劳。知民心、遂民意,生活越过越好。八荣辱、做对照,人民地位步步提高。”

3

农家小院里的秧歌传习所

近年来,和政秧歌引起省州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上为保护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加强传承保护工作,使秧歌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红火热闹、推陈出新、日臻完美的地方艺术。

陈学义正在擦拭面具

71岁的陈学义是城关镇西关村林家沟上社的一位农民,兄长陈学仁在世时,一直是该村秧歌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受兄长影响,陈学义对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阿哥在村里或者附近的乡村指导秧歌排练、给玩手们化妆时,我都跟着,耳濡目染,慢慢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秧歌组织、演练及演职人员化妆方面的知识。”陈学义说。

兄长去世后,陈学义义无反顾地接替上了兄长热爱的这份事业。1997年,他精心组织上演了林家沟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娃娃秧歌,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从此,对秧歌情有独钟的陈学义,更加坚定了要为民间艺术倾心尽力的决心和信心。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林家沟秧歌队的总导演,和村里其他一些德高望重、对秧歌颇有研究的主事者们,共同组织群众玩秧歌。每年从腊月初到来年正月十五,林家沟秧歌队走街串巷,为全县干部群众送去节日里的精神大餐。

自2015年开始,陈学义和本村秧歌爱好者开始搜集、整理关于秧歌的各种资料。五年多时间里,这位情系秧歌艺术的老人,走遍了和政县的山山洼洼,走访了各秧歌队的组织者、庙会负责人、秧歌告禀人、了解秧歌渊源的老人,以及武术界、音乐界、手工制作、小鼓、傩文化等方面的传承人,从他们那里了解有关秧歌方面的知识,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心研究。

为了让自己辛辛苦苦搜集来的这些可贵资料有个温暖安全的“家”,陈学义在家人的支持下,腾出自家的小二楼,把搜集的资料都完好的归类展示了出来。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里展示出的很多物品,大多数都是他亲手制作的。一个个形象逼真的秧歌模型、一摞摞精心装订摆放有序的文史资料都倾注着陈学义的心血。

踩高跷 史有东 摄

2017年8月,和政县文广局把“秧歌传习所”牌子挂到了陈学义的家里,他家由此成为和政秧歌的保护和传承基地。“只有每个人都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和宣传中,和政秧歌这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奇葩,才能在传统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出卓越的风姿。”陈学义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