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天生头部呈三角形,婴儿头型奇怪可能是因为它……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14 07:34)
文章正文

父亲称其是恶魔送来的孩子

刚生下的孩子丑萌丑萌的,皮肤皱皱巴巴,头部也在经过产道时被挤压成椭圆形。

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宝宝渐渐变得白白胖胖,头也会恢复成正常的形状。

但是这样的孩子你见过吗?

图1:微博截图

卢旺达一女子生下一头部畸形儿,孩子头部呈三角形,外形奇特,孩子及母亲遭到村民异样的眼光,孩子父亲甚至认为其是恶魔送来的。

仔细观察这个孩子的头部形状,颅骨前部和两侧隆起,有医生网友指出,这很有可能是三叶草颅骨综合征(Cloverleaf Skull Syndrome)。

头部呈奇怪形状可能与颅缝早闭有关

网友提到的三叶草颅骨综合征是颅骨的异常构造,属于颅缝早闭的一种表现症状。它是一种以头部显着增大为特征的畸形,正面视图呈三叶形,类似于三叶草。

图2:来源于文献[1]

我们的头颅是由不同的骨骼组成的,刚生下的孩子头部这些骨骼之间还有缝隙,这些缝隙可为脑部发育提供生长空间。

头顶前后骨骼之间的空隙分别称为前囟门、后囟门,后囟门在出生后6~8周左右闭合,前囟门一般在1岁~1岁半闭合。如果颅缝提前闭合则会引起颅内容物发育受限,其他未闭合的地方代偿性过度生长,导致头面部畸形和神经症状。

图3

常见的颅缝早闭类型主要有矢状缝早闭、额缝早闭、单侧冠状缝早闭、双侧冠状缝早闭、人字缝早闭。

三叶草颅骨综合征的发育异常可由多种病因导致,软骨发育不全、颅面骨发育不良(Crouzon 综合征)、Apert 综合征或 Pfeiffer 综合征均可导致畸形。

最常见的是冠状缝和菱形缝(前囟门)过早接合,导致颅骨明显膨出头部位于前囟区和颞区外侧,具有典型的“三叶草”外观。文献中首次报道此类综合征发生在 1973 年,多年来只有几十例已在世界范围内记录。

由于颅腔狭小,这种颅缝早闭往往会伴随颅内压增高和脑积水,眼球突出产生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3D 磁共振图像显示双侧冠状缝、菱形缝和矢状缝过早融合

T2 冠状位图像显示代偿性脑积水(蓝色箭头)和 Arnold Chiari I 畸形(红色箭头)

图4、5:来源于文献[5]

颅缝早闭导致的各种头型

额缝早闭也可出现“三角头”,不过与三叶草颅骨综合征的“三叶草型”有所区别。由于额缝闭合,颅骨向两侧扩张,则尖角出现在额头,从头顶看形状更明显。

图源:文献[5]

除了三角形的头,颅缝早闭还可出现“舟状头”“梯形”或“平行四边形”。

舟状头是颅缝早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于矢状缝早闭引起,由于矢状缝位于头顶中央,过早闭合导致向前后发育,头顶中间低两头高,呈现“舟状”。

图源:文献[6]

人字缝早闭相对罕见,仅占所有颅缝早闭病例的2%。人字缝一侧闭合会导致婴儿出现闭合一侧相对扁平,对侧枕骨向上突出,呈现“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头部畸形;若两侧都出现体现闭合,则两侧枕骨都相对扁平。

图源:文献[6]

颅缝早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无明显原因,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宫内胎头受限、胎位异常、羊水过少、产前暴露于致畸物质、叶酸代谢、母亲吸烟、丙戊酸和苯妥英等抗癫痫药物,合并甲状腺相关疾病等;

基因:单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多基因突变。

遗传因素约占所有颅缝早闭的20%。近来,基因研究促进了对一些颅缝早闭综合征分子基础的理解, FGFR1、FGFR2、FGFR3、TWIST 、 MSX2等基因的突变被证明与颅缝早闭相关。

如何进行筛查?

随着在妊娠早期使用产科超声检查的增加,在妊娠期间可能会越来越早地检测到这种改变,新闻中畸形患儿的出生可能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未进行常规检查。

胎儿超声检查、绒毛膜绒毛取样和羊膜穿刺术是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产后可通过头颅体格检查、X线片以及常规头颅CT和3D-CT进行筛查。

3D-CT是原发性颅缝早闭最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CT 能够同时观察颅骨形态、颅缝和颅内情况,可以清楚的显示颅缝闭合的直接征象,包括颅缝周围的骨质硬化、颅缝局部断裂、骨桥形成和颅缝的消失,以及由颅缝早闭导致的颅骨形态异常,并能发现和评估颅内的异常,如脑积水、先天性畸形和脑萎缩等。

目前临床上推荐手术矫正颅缝早闭,一方面可以重建患儿外观,另一方面,手术能最大程度降低患儿在今后生长发育中出现颅内高压与脑缺血症状。

参考文献:

[1]Fonseca, J. M., & Borém, L. M. A. (2014). Síndrome do crânio em folha de trevo: relato de caso. Radiologia Brasileira, 47(3), 189–190. doi:10.1590/0100-3984.2013.1681

[2]Linß:, G. Akrozephalosyndaktylie I (Apert-Syndrom)。Hautarzt51, 685–687 (2000).doi.org/10.1007/s001050051196

[3]Pfeifer, C. M. (2020). Kleeblattschädel in Pfeiffer syndrome type II. Radiology Case Reports, 15(5), 474–478. doi:10.1016/j.radcr.2020.01.034

[4]Alvarez-Manassero, D., & Manassero-Morales, G. (2015). Cráneo en trébol y fisura facial bilateral. Revista Chilena de Pediatría, 86(5), 357–360. doi:10.1016/j.rchipe.2015.07.017

[5]沈卫民,王刚,崔杰,陈建兵.额蝶缝和鳞状缝早闭致斜头畸形五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28(6):407-410.

[6]Mark S.Dias,Thomas Samson,Elias B.Rizk,Lance S.Governale,Joan T.Richtsmeier,Section on neurologic surgery,section o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Pediatrics Sep 2020,146(3)e2020015511

[7]Varghese, B., & Patel, A. (2020). Kleeblattschädel Syndrome. The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doi:10.1007/s12098-020-03425-6

[8]Zuleta, A., & Basauri, L. (1984). Cloverleaf Skull Syndrome. Pediatric Neurosurgery, 11(6), 418–427. doi:10.1159/000120205

[9]Benmiloud, S., Chaouki, S., Atmani, S., & Hida, M. (2013). Le syndrome d’Apert. Pan African Medical Journal, 2. doi:10.11604/pamj.2013.14.66.2178

[10]卢云鹤,穆雄铮.颅缝早闭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6):477-480.

[11]吴先胜,张琳,刘俊刚.儿童原发性颅缝早闭的3D-CT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32(2):140-143.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