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西宁河湟刺绣:女子出嫁必备功夫与剪纸同源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22 04:52)
文章正文

  旧时,青海西宁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跟着家中的女性长辈学习针线活,其中,刺绣,是必备的一项技能。西宁市城北区西杏园村的村民董凤英是如今少数还掌握着这一技能的人之一,2012年,她被确定为西宁市城北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项目的传承人。  

  日前,记者找到了董凤英,探寻这门古老技艺背后的故事。

  刺绣:旧时女儿出嫁必备功

  走进董凤英的家,她正忙活着做绣品。“亲戚家的女儿要结婚了,让我给她做点鞋垫,是送给婆家人的。”董凤英说着打开身边的包袱,里面是一双双绣着精美的花卉图案的鞋垫。

  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学针线了,不过一些人家办喜事的时候还保留着一些以前的习俗。和刺绣有关的河湟地区的婚嫁习俗,无疑就是“摆针线”“抬针线”了。

  在河湟汉族人家的婚礼习俗中,嫁姑娘时,娘家送亲的人会把新娘送到婆家后,在婆家吃宴席,叫作“下马席”。这顿宴席吃完后,马上有人把桌子收拾干净,送亲的娘家人在新娘的女性长辈的带领下,把带来的包袱一一放在桌子上打开,这些东西大到被子、床单、衣服等,小到枕套、鞋垫、荷包、针扎等物件,这就是“摆针线”。旧时,这些物件都要新娘子亲手绣制,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婆家人检验新娘子针线活的时候。东西摆出来后,婆家人以及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就会聚在桌前,品评这些针线活。如果针线活得到的赞赏比较多,娘家人就会很有面子。所以,旧时的河湟人家,在女儿小的时候,家中的女性长辈就会教导她们做针线,以备能在出嫁时做出漂亮的针线活。

  “摆针线”,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娘家人把给新娘子的陪嫁在众人面前展示出来,表示婆家送过来的聘礼,娘家人没有私自留下全部都带过来了,而且,还陪送了价值不比婆家送来的聘礼少的嫁妆。

  “摆针线”之后,娘家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衣服、鞋袜、枕巾、荷包等物品,一一赠送给婆家人,这是“抬针线”,送的范围依照新娘家的经济情况而定,经济情况宽裕的就给婆家大小亲眷每人一份礼物,经济不宽裕的就只给婆婆、公公、新郎的兄弟们每人送一份礼物。

  河湟刺绣与剪纸同源

  河湟刺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与剪纸的关系密不可分。

  董凤英说:“刺绣之前,要有花样,这个花样一般是剪出来的,剪好后,用针线缝在绣布上,然后再刺绣。”刺绣的花样一般是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再传下去。因此,河湟刺绣中有一些传统的图样,流传至今。

  董凤英就根据在母亲那里看到的一幅老花样——三娘哭活紫金树,绣出了一个钱包。这个故事来源于二十孝故事,在河湟地区,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版本,心灵手巧的河湟妇女们将它绣在绣布上,代代相传。

  河湟刺绣用色艳丽,多数是在黑色的绣布上直接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刺绣的主题,很少用过渡色,因而色彩明快,反差强烈。

  在刺绣的题材上,多表现青海本土元素。如,在常见的鞋垫上,刺绣的图案多为花卉,而花卉中最常见的就是牡丹。在老西宁人家,牡丹是庭院中经常见到的花卉,老西宁人对牡丹的喜爱也表现在了刺绣中。

  刺绣写进“花儿”唱词

  青海“花儿”中唱道:“没换个记首没搭话,两人的心里是照洋蜡……”所谓的“记首”就是河湟地区女孩看中男孩或者同意男孩的追求时,女孩将自己亲手绣制的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的肚兜、鞋垫等物品亲手送给意中人,这些所送的爱情信物便称之为“记首”,也就是定情信物。

  在河湟地区,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除了蒸韭菜包子,做凉粉、酿甜醅外,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绣荷包,荷包也称为“香包”,是河湟姑娘们用彩色丝绒和多种多样的花布缠制成的五彩缤纷、小巧玲珑的,再绣上各种花色图案物件。端午节时,小孩子要戴荷包,这也成了各家妇女比拼刺绣手艺的时候。

  河湟刺绣是河湟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使用、装饰等特点外,还反映出河湟妇女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些作品也展示了河湟地区绚丽多姿的高原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赵新丽)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