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耍社火、滚元宵,新春活动“闹”不停~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2-24 10:16)
文章正文

发布于:北京市

原标题:耍社火、滚元宵,新春活动“闹”不停~

民俗文化巡演迎新春闹元宵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农都迎新春 奋进新征程”武功县2024(甲辰)年欢欢喜喜过大年民俗文化巡演活动举行。来自武功县教育局、卫健局、财政局等8家单位的百人医护方阵、彩旗队、百人锣鼓队等云集县城进行展演。

上午10时,礼炮声响,活动开场。奏响欢快的鼓点,舞动鲜艳的红绸,上千人载歌载舞。从火车站广场到中心广场,马路两旁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人们的心被锣鼓敲得“沸腾”,被舞龙舞狮舞得“火热”,手里的手机也不得闲,不停记录着精彩瞬间。

巡演现场。咸阳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谢祯 摄

民俗文化巡演是武功县人民群众欢度新春的重要方式,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集中展现了“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建设成果,同时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社火表演者争相把最精彩、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最为精彩的数马社火了,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表演人员脸上画着色彩鲜艳的社火脸谱,装扮成各个历史戏剧故事角色,不断变化动作姿势,市民争相与之合照。

“年味儿又回来了,这么冷的天表演人员和工作人员都辛苦了,希望武功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市民李佳乐高兴地说。

“育人为本 德才兼备 成就未来”“健康生活 从我做起”……一辆辆以龙元素为主的彩车上醒目的宣传标语让人们在热闹之余看到各单位工作人员的用心。

据悉,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还将有一场民俗文化巡演活动在武功县县城上演,集中展示各镇办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提升市民文化活力与魅力指数,让大家度过一个难忘、欢乐的春节。

寄情于食 传统元宵“滚”出浓浓团圆味

元宵节,最温暖的事莫过于同家人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2月19日,走进渭城区老街巷子内,老马家的元宵摊位热闹不已。

1954年开店至今,从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使得老马家纯手工制作的元宵一直保留着纯正的记忆味道。

元宵摊位车上,整齐地摆满了黑芝麻馅、山楂馅、花生馅、核桃馅四种不同口味的元宵,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

马风梅(左一)在摊位前售卖元宵。咸阳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张洋 摄

“四种口味中黑芝麻馅是卖得最好的,生意红火时一天能卖两千斤左右,这门手艺传承到我闺女手里算是第四代了。”62岁的马风梅边给顾客装盒边介绍。

炒熟的黑芝麻、精选水磨糯米粉、老式青红丝……货真价实的原料才能确保元宵香味更为浓郁、口感更佳。除了选材讲究外,元宵制作工艺也是相当复杂,拌粉、搅馅、滚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纯手工制作。

“别小看‘滚’元宵这个过程,没几年工夫是拿不下这活的。”正在制作元宵的张师傅说。紧接着张师傅将搅拌好的馅料放到正方形的模具内,用工具压实、捶打、擀制后,切成1.5厘米的小方块。待馅料静置48小时以后,便可进入到元宵的滚制工艺,这样既确保馅料的黏合度,又能“滚”制出更为圆润饱满的元宵。

随后,张师傅将提前静置好的馅料,一块块掰散,再放入簸箩中开始滚制。只见圆滚滚的元宵伴着糯米粉一起飞舞,蘸一遍水滚一次,一颗正方体的馅料要经过两蘸两滚,方可形成瓷实的圆球形。如此滚制出的元宵,无论煮或是炸,都软糯香甜、口感独特,不少回头客要的就是这一口“老味道”。对马风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生意,更是一种责任和传承。

“买元宵我就认准她家,吃了十几年了,味道一直没变,还是那个味儿!吃一口元宵,既品尝到年味,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来购买的顾客张女士说。

圆滚滚、洁白如雪的元宵,寓意着团圆和幸福。轻轻咬上一口,满口芳香,“滚”起来的手工元宵就像一条纽带,将大家的情感紧紧相连,引发甜蜜记忆。

来源:咸阳日报

监制:郑冠胜

审核:杜龙江 南静梅

校对:朱春梅

编辑:宋凯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