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健壮朴实的《秧歌》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07 13:54)
文章正文

健壮朴实的《秧歌》

《秧歌》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插秧和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流行于河北定县的秧歌,传说是宋代苏东坡治定州时创编的。项朝棻的《秧歌诗序》中,提出《秧歌》就是南宋舞队中的《村田乐》。但“秧歌”一词,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清代文献中的记载,其中分别记述了当时我国南北各地秧歌的流传情况。如陕西省《清涧县志》:“十五日上元,城乡各演优伶杂唱,名曰秧歌。”特别是作为清代京城的北京,当时有许多文人描绘了北京秧歌活动的盛况,柯煜诗中说清康熙年间北京正月到处有“秧歌小队闹春阳”,而围观的人则“毂击肩摩不暇狂”。曹源邺诗中说,为了看《秧歌》,妇女们连头上戴的金钗都挤掉了:“沉沉绿鬓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惊。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据陆又嘉诗,这时北京的《秧歌》,不只在街头广场活动,连戏园里也有表演:“早春戏馆换新腔,半杂秧歌侑客觞。”可以想见其影响之大。

《秧歌》,顾名思义是插秧等劳动中唱的歌,因此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现在这三种形式的秧歌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陕北、河北、山东等地舞蹈形式的秧歌就在乐都开始流传了,后来成为乐都社火中普遍流行的一个节目。全县各村社火中,除高庙东、西村社火中《小唱》(代替了传统节目《八大光棍》《蜡花姐》)和《秧歌》同时演出外,其他村庄的社火中如果没有《小唱》,也没有《蜡花姐》,那么就会有《秧歌》这个节目。《秧歌》队演员一般有三四十人,男女各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乐都县第六中学退休教师朱明清组织了由五六十人组成的县城地区老年妇女《秧歌》队,这个《秧歌》队一年四季演练不断,成为乐都县城的一道独特“景观”。每年春节县城地区社火汇演时,这个《秧歌》队又是最活跃的“老年方阵”之一。

乐都《秧歌》属舞蹈类节目,一般都由打击乐伴奏,只舞不唱。各《秧歌》队的服装道具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服装着彩色民间服的居多,也有装扮成新时代农民或青年的。舞蹈时有的双手持扇,有的举着花伞,有的手执连在腰身的长长的红绸带,不一而足。舞蹈动作有“扭步”、“十字步”等,步伐稳健,两臂甩动较大,挺胸昂头,给人以雄壮有力、豪放矫健之感,表现了高原人的质朴憨厚、坚毅不拔的性格特点。其中县城地区老年妇女《秧歌》队还以丰富多变的走场(队形变化)见长,其队形变化形式优美、巧妙,有十几种之多。

《秧歌》雅俗共赏,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火节目之一。

作者简介

茹孝宏,出生于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散文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海东市文联委员,海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海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海东市乐都区作家协会主席,海东市乐都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主席。

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环渤海作家报》《内蒙古日报》《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青年报》《青海广播电视报》《西宁晚报》《青海湖》《青海作家》《雪莲》《青海文化》《文坛瞭望》《群文天地》《黄河文学》《散文选刊·原创版》《华夏散文》《西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家》《东方散文》《中国散文家》《中国土族》《天涯诗刊》《文学教育》《新作家》《方岩》《萨尔图》《同心》《金银滩》《金世界》《高大陆》《河湟》《河州》等报刊发表文艺类作品,出版有散文集《生命本色》《凤凰坐骑》和文化专著《乐都社火集锦》《乐都文化艺术述略》。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发表于《青海师专学报》的文学语言教研论文《对中学修辞教学的几点意见》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7期全文转载。

曾获省政府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度青海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省政府第六届文艺创作奖、中国散文华表奖、海东市首届文艺创作奖、青海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文艺人才)称号等荣誉。

来源:作者茹孝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