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02 12:34)
文章正文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流传在青海东部的汉族聚居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起源较"花儿"、"叙事歌"为早,成熟于清代,兴盛于现代。其演唱题材广泛,经过历代的流传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据《青海志》记载,早在西周以前,河湟地区就有先民居住。十六国前凉置河州(今甘肃临夏),辖境今日之河湟大部(黄河和湟水河流域,即今青海东部及甘肃西部);北魏太平六年(445年)置袍罕镇;至汉代以前,青海是西羌所居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领汉兵百万余人在湟水流域屯田守边,繁衍生息;唐代"唐蕃古道"的开辟,使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河湟,给青海土著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明洪武年间,大规模军屯、民屯,数以万计的内地汉人进入河湟流域,更加促进了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青海民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传唱范围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近郊,如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内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就是社火小调最流行的区域。

其发展渊源有:一是来自于江南的汉族移民及文人。因此,青海汉族民间"小调"就有了江南民歌细腻、典雅、委婉、流畅的一面,如《茉莉花》《绣荷包》《放风筝》《尕老汉》《搬船调》《五更调》《对话》《十二月调》等等,与江南民歌有不解之渊源,甚至个别"小调"就是江南民歌的翻版。二是河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其文化必然会产生融合,如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发展也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其逐步形成了质朴、豪放、嘹亮、悠扬的个性,成为南北交融的音乐奇葩。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形成"叙事歌"。从时代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小调"中有些陈词已被新词所代替,民间称"旧瓶装新酒",也有些"小调"通过音乐工作者的改编、创新,已发展为"新民歌"。

原标题:《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