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厉害了Word建德!会唱还会跳,尽显大建德独特的魅力~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16 16:38)
文章正文

小编带大家走进建德非遗,

了解了建德独有的民间音乐。

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建德独有的“舞蹈”。

小编说的可不是这种舞蹈,

建德的这几种“舞蹈"大家都非常熟悉,

也十分受建德人喜爱欢迎。

梅城

严州虾灯

▼▼

严州虾灯是梅城流传已久的一种传统民间灯彩舞。虾灯形象逼真夸张,色彩艳丽,虾灯仿青虾的外形结构,形象逼真,触角、虾须这些细节结构都具备了。舞动时,或弓,或转,或窜,或腾,由两人嬉舞,或蹦或跳,加上婺剧鼓乐的伴奏,显得欢快喜庆。

虾灯的制作取材自然,竹根扎虾头,竹梢作虾尾,中间捆扎竹篾圈,以线相连作虾身。虾身下前后各按木质手柄,以便擎舞。为方便出行,传承人陆涟创造性地将大虾已改制成可拆卸的拼装组合型。

在2001年的“新安江旅游节”第二届“荷花节”暨三界民间艺术展演会上,“严州斗虾”首次登场亮相,当年10月,参加杭州市第二届“风·雅·颂”民间艺术大展示,获表演金奖和优秀道具奖;

2002年又荣获杭州市政府颁发的“桂花奖”。虾灯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成为我市独特的文化品牌,不但展示了建德文化,而且提升了建德的知名度。

李家

诸家断头龙

▼▼

李家断龙俗称“九节龙”“断头龙”,当地百姓习惯称“跌龙灯”。每逢年节庆典,地方百姓都要舞断龙,祈神求福,也增强了乡民情感。

断龙出行前,有一个沿袭多年不变的祈神恩准仪式。每年起龙灯时,全班人马去庙里祭祀祷告神灵。大家虔诚地祭拜之后,方可下山入村“跌”舞。

断龙的传统表演套路有盘龙、戏珠、伸龙爪、龙翻身等等,许多动作和套路都是一代代民间艺人实践与摸索中创想出来的,备受山区民众的喜爱。

钦堂乡

跳净童

▼▼

流传在建德钦堂乡谢田村一带的“跳净童”,因演员头戴面具表演而俗称“大头娃娃舞”、“大头和尚戏柳翠”。是建德一种具有强烈民间舞剧特征的传统节目。

整个表演,演员之间没有语言对白,在锣鼓等伴奏下,通过肢体语言和道具将人物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夸张幽默。

跳净童在建德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与建德婺剧跳魁星并称为建德最古老的传统表演艺术,于2009年被列入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乡

戏曲竹马

▼▼

建德城乡跳竹马俗称“竹马灯”“竹马舞”,相传起源于南宋。

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改造,揉进传统戏曲表演的程式和套路,舞者改穿戏服,竹马增为六色(红黄蓝白黑绿),进而不同行当分工,男女合演。表演时配以独具一格、乡土气息浓郁的“新年调”、“观灯调”、“问调”、“丑腔”等音乐载歌载舞。

多年来,跳竹马成为各地乡村百姓岁时节日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不少竹马队还应邀为婚嫁庆典、新房落成等喜庆仪式表演助兴。

航头

双狮、桥灯

▼▼

“航头双狮”据传源于清朝,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航头人为了闹新春、祈求吉祥太平,每年从正月初二起举行舞狮活动,直至元宵结束。

村民喜逢婚嫁讨亲时均要请舞狮队上门表演,以示庆贺。一般情况下是双狮临门,一来图个喜庆祥瑞,二来祈愿双狮送子。

桥 灯

航头桥灯俗称“板桥龙灯”、“板龙灯”,是民间传统的舞龙灯形式的一种,每年春节都在附近乡里村间擎舞活动,每年春节都在附近乡里村间擎舞活动,影响整个原寿昌县全境,如今每年正月十六航头村里都有此项表演。

表演形式分七个部分,套路以游龙、盘龙为主,长是它的特征,显得气势宏伟壮观,粗犷豪放。使用的乐器有唢呐、竹笛、锣、鼓、镲、钹等。

寿昌

五色龙

▼▼

古镇寿昌有着悠久的龙文化习俗,每逢元宵佳节,村村都有舞龙庆丰年、迎太平的习俗,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寿昌五色龙分“五龙献瑞”“竞技龙”等不同龙舞版本。“五龙献瑞”有五条不同颜色的布龙配合表演。“竞技龙”融入中华武术元素,舞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武术功底。

寿昌龙有代表作《五龙献瑞》、《龙行九天》、《盛世腾龙》,其中《五龙献瑞》曾在第五届杭州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陆家杯”全国舞龙邀请赛中夺得金奖。

这些传统舞蹈,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今天,如果抽出点时间一起来品味品味这些珍品,感受感受古存下来娱乐情趣,也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

来源:今日建德

广电微编:沈建奇(见习)

长按指纹扫一扫

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