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民俗记忆】秧歌:浸润于乡音里的一缕乡愁(图文)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30 09:37)
文章正文

【民俗记忆】秧歌:浸润于乡音里的一缕乡愁(图文)

2019-03-18 07:33 来源: 怀仁

原标题:【民俗记忆】秧歌:浸润于乡音里的一缕乡愁(图文)

秧歌,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极具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其表演形式是在锣鼓等乐器的伴奏下,表演者随着铿锵激越的鼓点翩翩起舞。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达上百人。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其中踩高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高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晋北地区还有一种别具特色的秧歌,叫踢鼓秧歌。

关于“秧歌”的起源,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记载了其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根据吴锡麟的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秧歌队女角名)、田公、渔妇、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其角色与现代秧歌几无二致。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这一艺术形式。同时代的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就咏到:“轻薄行歌过,颤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明代朱有炖的《黄钟醉花阴》亦言:“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到了明清之际,秧歌表演达到了鼎盛时期。

对“秧歌”这一称谓,自古说法不一。民间有说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此说存疑较多。其一,民间表演的秧歌,多以舞蹈为主,唱歌则很少见到。其二,“秧歌”一般流行于北方乡野,其农事多为点播和中耕,而插秧、拔秧等农事则多见于南方水田。以插秧和拔秧等农事活动解释秧歌的起源,缺乏生活基础。同时,在晋北一带,还流行着另外一种民间舞蹈,被称作“挠搁”。如果“秧歌”一称源于古代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那“挠搁”一称从何而来?

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讲的是古代水患频发,生活在黄河岸边的百姓,经常与洪水搏斗。当抗洪取得胜利后,大家就高兴地将抗洪的工具作为道具,在宽阔的河岸边唱啊,跳啊,抒发激动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并逐渐就形成了秧歌。

再一种说法来源于清代黄濬的《红山碎叶》。其称: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谓女子之歌。后世根据黄濬的说法,将“秧歌”一称与古代新疆地区缠民妇女自称“鸯哥”联系在一起,认为“秧歌”一称来源于西域。

上述诸多说法,均忽视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民间,“秧歌”这一称谓的用字并不固定。除了“秧歌”,尚有“姎哥”、“央哥”、“羊高”、“鸯哥”、“羊羔戏”等多种叫法。这就说明了“秧歌”一词只起记音作用,不是其原初的名称。

那么,“秧歌”本来的称谓是什么?

答案应该是“乡戏”。

首先,“秧歌”应该是一种“戏”。在古代汉语语境中,“戏”的本义是一种兵器、器械。《说文解字》:“以兵杖可玩弄也,可相斗也。”故而引申为最早的戏艺形式。古代的“戏”,多指动作表演。如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就是由一连串连贯动作组合而成的健身操。古代把年终驱逐疫鬼的仪式称作“野云戏”,实为“傩舞”的别称。而汉代的“百戏”,所指也是杂耍艺人的街头动作表演。现代意义上的戏剧,其滥觞于唐代“杂剧”,是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表演形式,与以动作表演为主的“戏”是有区别的。明清以后,“戏”与“杂剧”合称为“戏剧”。

“戏”之所以变成“歌”,是由汉字古今读音变化引起的。

秦汉时期,“戏”读为“qhral”(郑张尚芳《上古音系》),其音近于普通话的“ga”。到唐宋时期,“戏”音变为“hie/ hieh”(《广韵》),蒙元时期读为“xi”(《蒙古字韵》),普通话读音为“xi”。而“秧歌”的“歌”(唐宋时期读“ga”),正是“戏”之上古音孑遗。此说在方言中也得到应证。现代汉语中“戏谑”一词,意为“用逗趣的话开别人的玩笑”。晋北一带的方言里,既说“戏忽”,也说“搁姡”(ga-huo)。其中的“ga:”音实际就是“戏”之上古音的保留。而“huo”实则“谑”之上古音“hŋawg”的方言音变。“忽”音实为“hŋawg”音的入声化所致。同时,此说亦可以合理地解释“挠搁”一称的本来含义:“把主要角色挠(扛)在肩膀上表演的戏”。

而“乡”与“秧”,在上古时期,读音是非常接近的。

不妨看一下它们古今读音的演化轨迹:

秧:上古音“qang”(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中古《广韵》音“qiang”;《蒙古字韵》“?jang”;《中原音韵》“iang”;普通话“yang”。

乡:上古音“qhang”(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中古《广韵》音“hiang”;《蒙古字韵》“hyang”;中原音韻“xiang”(宁继福);普通话“xiang”。

不难看出,在上古时期,“乡”(qhang)与“秧”(qang)读音几乎一致。到唐宋时期,“乡”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读为“hiang”。而“秧”之读音除了增介(i)外,几乎没变,读作“qiang”,而作为乡村民间舞蹈的“秧歌”(村田乐)正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古代,凡流播于乡野民间的表演活动,往往被统称为“乡戏”。现代著名作家韩少功写过一篇回忆性散文,其标题就是《乡戏》。文中描写演出过程中的种种滑稽情形,无不让人捧腹。而“秧歌”一称,也是民间艺术的一个类称。与“乡戏”的内涵和外延均有严密的逻辑对应关系。其最大的可能是,由于“乡戏”这一艺术形式产生并活跃于民间,而其读音,在唐宋时期的民间方言中仍保留着上古音。但官话音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人们就用与方言音相近的“秧歌”、“央高”等称谓这一民间表演形式。久而久之,“秧歌”一称在大多数方言区被固定下来,成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如是,“秧歌”即“乡戏”。它浸润于乡音里,是一种别样的乡愁。

(宋旭)

来 源:雁门文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