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保护非遗文化,探究陇州社火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28 21:26)
文章正文

大家好,这里是西安理工大学陇州社火暑期社会实践队,盼望着盼望着,万众瞩目的陇州社火探究之旅终于来啦!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队由李文豪、史佳琪、张少芳、叶超凡4位队员组成,在自动化学院王庆毅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受新冠疫情影响,实践队以线上调研方式开展社会实践并结合线上采访形式,最终圆满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

1、活动伊始为更加深入地了解陇州社火,实践队积极搜集陇州社火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制作了内容详实、角度新颖的调查问卷;

2、活动中期实践队进行了为期8天的线上问卷调查,最终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10份。期间,在校内多平台累计投递新闻宣传稿十余篇。同时我们十分容幸邀请到了陇县文化馆杨秉权书记做了一次关于陇州社火的线上采访,此举为此次调研提供现实支撑;

3、活动后期实践队对于收回的问卷做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形成了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汇总采访报告、问卷分析结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成功撰写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的调研论文,为社会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陇州社火介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宝鸡陇州社火,是关中地区一项群众性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其表现形式多样,现存诸如马社火、高芯社火、背社火、血社火等主题各异的表演形式共计20余种。近年来,陇州社火每每于元宵节期间在陇县游演均会吸引数万群众到场观看,“轻薄行歌过,癫狂社火城”生动地说明了其盛况。2003年陇州被陕西省授予“民间社火之乡”;2007年陇州社火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在陇县举办的“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上,陇县被授予“中国社火文化之乡”荣誉称号,陇州社火艺术节作为“黄土地上的狂欢节”的美名名副其实。

社火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活动,而被誉为“中国社火艺术之乡”的陇州,更有着丰富多样的社火表演形式和极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调研以“新时代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社火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传承----关于关中地区陇州社火的调研”为调研主题,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陇州社火,理解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种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活力。

陇州社火图片展示

二、问卷设计及发放

为了使线上调查工作顺利地进行,我们组员针对调研需求讨论并设计了调查

问卷,并积极地发动身边的老师同学、亲朋好友进行填写;为了确保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我们进一步扩大问卷的传播途径,包括但不仅限于QQ、微信等平台。

调查问卷

队员们在积极地宣传、推荐同学及朋友填写调研问卷

三、社火的文学表达形式介绍

此外,我们小组成员还积极查找资料,简析了社火的文学表达形式,体会了文学作品中社火的魅力。

在诗人的笔下,社火化作一个个典雅的音符,奏出心头思绪。 从“翠阵珠围依然是,旧日笙歌社火”到 “诗词曲赋乡关情,社火升歌故地游”,无论是物是人非之殇还是睹物思乡之愁,诗人们借社火抒发的无外乎是萦绕心头的种种思绪。

而在作家笔下,社火传达的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苏二花的《社火》一文,讲述了在科技不发达,社会处于蒙昧的年代,人们从敬畏自然、祈求平安的个体行动中孕育社火民俗的过程。社火不仅为了祭祀社神,祈求丰收,在一“禳”一“祭”中更蕴含着对平安的渴望、对死亡的敬畏以及对自我的救赎与反思。即便在一个社火文化传承千年的古县或许也难以发现社火诞生的原因与起源,但社火民俗中蕴藏的智慧早已融入骨血,化作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崇敬之心指导我们的生活。

苏二花《社火》

四、线上采访纪实

同时,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了陇县文化馆杨秉权书记做了一次关于陇州社火的线上采访,杨书记为我们系统讲述了陇州社火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当下采取的拯救措施,为调研论文的撰写构建了理论基础和脉络大纲。以下以“现状问”作为采访的素材进行分析:

问:您能大概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咱们陇州社火的发展状况吗?都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陇州社火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迄今已逾2200年,历史的积淀赋予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馥郁芬芳。自诞生以来经过一又一代陇州社火艺人的传承和完善,终形成当今陇州社火的规模。

2007年,陇州社火成功入选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中国民协正式授予陇州“中国社火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目前,陇州可独立组织“社火会”(社火表演组织)的自然村共计104个,已有超过300家“社火会”;2011年,陇州先后成立县级组织“陇州社火协会”一个,“传习所”三所(所涉领域分别为脸谱、社火和陇州小调)。这些组织的成立,既加强了对陇州社火文化艺术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加速了陇州社火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在陇州社火的产业化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社火文化企业,共有李家巷社火会、熙地社火演艺公司等6家社火演绎公司。

无论是赶赴外地举办社火艺术巡演,还是进行相关电影的拍摄亦或是在陇州本地旅游景区(如关山草原等)开展互动演出,企业壮大过程中的一小步终将成为扩大陇县影响力的一大步,都将为陇州社火“走出去”以及陇县周边地区的良好经济生态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了保持并促进社火联动旅游、就业、文化等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县设立了县文化馆。此举旨在深化社火艺术与民众的互动,将社火发展成大众的娱乐活动。经过陇州民协系统化地整理与宣传,陇州社火的大众化路线已初具成效。

实践队向陇县文化馆杨秉权书记进行线上采访

通过这次线上采访,实践队对于陇州社火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知,这为我们此次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为社会实践的圆满完成打入了一支强心剂。此次社会实践为深入了解社火民俗以及社火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导,是必要且充满意义的,在此感谢陇县文化馆杨秉权书记的积极帮助和配合。

五、数据分析及实践感想

实践队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10份,回收率100%。实践队对于收回的问卷做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形成了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对于陇州社火了解来源的调查

对于是否有兴趣去参演社火表演的调查

陇州社火作为陇州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办过会展,拍过电影,上过央视,自觉担当起了传承与推广当地传统文化的责任。但这种古老文化的荣耀与光复之路并不轻松,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坚守和传承.

本次关于陇州社火的调研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但对于社火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仍在进行中。在此,实践队由衷的希望全社会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陇州社火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陇州社火的复兴发展之旅仍然在路上。

希望在社火复兴的路上可以看到你的身影!!!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