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凉州“攻鼓子”起源考辨及传人杨门元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03 22:29)
文章正文

凉州文化 | 凉州“攻鼓子”起源考辨及传人杨门元

2018-12-06 16:55

编者按: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攻鼓子舞

一 “凉州攻鼓子”之名称考释

号称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自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在全省乃至全国先后获得多项殊荣,各种赞扬诗文亦屡见省内外报端杂志。而对“凉州攻鼓子”之起源及其名称,凉土史学界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观点认为:“凉州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更有甚者,采集一些离奇的民间传说,故弄玄虚。如:相传,苗庄王年间,一支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而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等等。众人自然对凉州“攻鼓子”之名称亦深信不疑......

然经笔者经年钩考并向武威著名文史专家、民俗学权威人士冯天民先生交流商讨,我等基本赞同“凉州攻鼓子”是勤劳智慧的古凉州人民在隋唐《西凉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祈求神灵、祭祀先祖、欢歌丰收、庆祝胜利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的说法。说得直白一点,它就是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社火。其“攻鼓子”之名称,自古以来,都是以民间社火中的“滚鼓子”相传,而并非今之“攻鼓子”也。“滚”者,汉语字典解释为1.水流翻腾:大江滚滚东去。2.形容急速地翻腾:风烟滚滚。3.水煮开,沸腾:滚沸。滚开。4.旋转着移动:滚动。翻滚。而所谓“攻”者,1.打击,与“守”相对:攻击,攻占,攻取等......试想,一队由百十人组成的鼓子队,若“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纵泉流,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中”,是“滚”还是“攻”,最能形象的描述这一生动场景呢?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古之流传“滚鼓子”之说,不无道理。诚然,现“攻鼓子”之名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无须更正;但作为凉州当地民俗文化遗存,还是应该以原名“滚鼓子”传世,不能一错再错,贻笑后世。“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故拙文以下文字即复原“滚鼓子”之旧称。

二 “凉州滚鼓子”之起源辨析

“一队古装黑衣武士,随着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纵泉流,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中......”。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凉州滚鼓子”。其中以凉州四坝镇的“杨家会”最孚盛名。

然经考证“滚鼓子”作为“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最早起源于凉州大柳乡王城堡的社火;而王城堡的社火,早在唐宋时期即已传世,明清以来更为盛兴。(按:“王城堡”乃古地名,不单指今之王城村,还包括王城、湖沿、东社、西社四个自然村。此四个村,昔年农田灌溉属同一水系,且皆为井泉灌区,故邑人统称为“王城堡”。)迄今在武威城乡四处乃至整个河西流传着一句俗语:“王成堡的社火重打一上来”。说的是,王成堡的社火原来在古凉州很有名气!每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六开始,王城堡的主社火与邻村湖沿、东社、西社的分社火都要在堡子门上的卧龙庙前集中起来闹“社火会”。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凉州大柳镇王城堡“社火会”。可惜在乾隆年间,有一年王城堡的主社火与邻村的分社火“扛架子”时发生了摩擦,双方的“春官”老爷(领头人)还险些打起架来(起因还有“泉水纷争”一说)。所以,那一年的社火闹砸了,就流传下来了这么一句俗语。“凉州滚鼓子”原来也是王城堡社火中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

众所周知,说起凉州滚鼓子,自然以凉州四坝镇的“杨家会”最负盛名。而所谓“杨家会”其祖先最早还是从王城堡迁徙出去的。据今寿登耄耋之年的武威著名书画家、《凉州杨氏宗谱》主编杨新年老先生讲述:据明、清时期《杨氏宗谱》史料记载,乾隆初,因凉州大柳乡王城堡杨氏一族,族大支繁,丁口日盛;又苦于人多地少,不得已之下,经族人商议在本地寻几处土地较广、且有泉水窝子的地方,分批迁移出去一部分房支。当时有迁往四坝镇杨家寨的(“杨家寨”得名亦源于此);有迁往大河驿的;有迁往城区西门外以及新疆等地。其中迁往四坝等地的十一世杨大醇、大章、大昭、大经、大智、大运等六支,分别形成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小房。繁衍至今达2000余人。据传:昔年凡迁徙出去的杨氏族人,每家每户均按人口给足一年的口粮,亦可带走部分农具及社火道具。其中:社火道具以“鼓子”居多,惜未带走锣镲及其他道具。所以,后来四坝镇杨家寨的人每年闹社火即以“会鼓子”为主,后来俗称“杨家会”。

说来也巧,四坝镇的“会鼓子”会出了大名堂。早在1957年即由凉州区四坝乡杨家寨的杨泽元、杨芝元、杨万礼等八人组成的“杨八将”滚鼓子队进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并获优秀节目奖。演出结束后,还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被当地传为“杨八将进京献艺”。

三 “凉州滚鼓子”传承人及杨门元

关于“凉州滚鼓子”传承人,由于年代久远,元明时期已不可考。清代乾隆初至今,其传承人大致如下:

第一代:杨生瑞,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

第二代:杨嘉春,生于嘉庆二年(1797年)。

第三代:杨宗丰,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杨百斗,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第四代:杨俊山,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

第五代: 杨万礼,生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杨泽元,生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杨芝元生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第六代:杨门元生于1959年;杨万柱生于1961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凉州滚鼓子的传承人是杨门元。杨门元既是“杨家会”的第六代传承人,也是“凉州攻鼓子”的优秀代表。

杨门元,甘肃武威人,1959年生,国家级“攻鼓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攻鼓子”舞蹈表演艺术大师。杨门元自幼作为杨家寨的子孙,从小就跟随父亲、哥哥、民间艺人杨泽元、杨枝元及乡邻学习“滚鼓子”。该舞表演所要求的“手到、眼到、神到”等精髓已深深扎根在他幼时的脑海中,只要背上鼓就能够敲出鼓点子来。所以,杨门元多年在父辈们的教导和影响下,对滚鼓子耳濡目染,对家乡的这种传统民俗极为热爱,他牵头成立了“凉州攻鼓子艺术协会”,积极促成滚鼓子的保护和传承。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翌年杨门元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凉州攻鼓子”国家级传承人称号。2018年元月,杨门元被武威市文联评为文化优秀工作者。

杨门元

四 “凉州滚鼓子”表演形式及手法

据凉州滚鼓子后起之秀、国家级滚鼓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威滚鼓子艺术团团长杨门元介绍:“会鼓子”刚开始那些年场面不甚宏大,一般队形以五人为一队,十人为一组,每组人数可增可减,阵容庞大,“阵法”繁多。根据变化,主要有“展示三军”“两军对垒”“四门斗敌”“登高望远”“套莲花”等队形。后经“杨家会”的几代传人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如今“会鼓子”场面十分宏大壮观,每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几十队、甚至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游走变化,配合默契,进退开合,谐调统一;造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给人以极大约鼓舞与鞭策,令人奋发,催人奋进。

滚鼓子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滚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美其名曰为“招子”,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滚鼓子的表演特点是: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仪态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其“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雄健优美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变化万千,气势恢宏,使观者如亲临古战场。

“滚鼓子”与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风格迥然不同,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从它的化妆到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正如甘肃著名诗词作家、邑人武建东《古风·凉州攻鼓子》所描绘的:乌衣白扣灯笼裤,短靴幞帽凉州士。野雉翎羽插两侧,太保诡态演绝技......

五 “凉州滚鼓子”成果展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如今“凉州攻鼓子”已形成规模,鼓手已达一百多人,还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在团长杨门元,副团长杨万柱的带领下参加了《西部之舞》《望长城》《八千里路云和月》《怒剑啸狂沙》等影视专题片的拍摄。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先后获得多项殊荣:1992年参加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鼓舞邀请赛,荣获优秀奖;1996年12月参加全国第六届“群星奖”比赛荣获银奖;1997年8月参加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节”荣获金奖;1998年2月荣获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一等奖;1998年12月荣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9月在第八届民间艺术界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岗文化节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2013年3月参加由中央电视台《西北角》栏目组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杨门虎将》进行了展演;2015年先后参加了由北京影视公司《凉州会盟》的拍摄和中国旅游台拍摄的丝绸之路一路一带纪录片《凉州颂·鼓韵》;2018年6月“凉州攻鼓子”作为甘肃省60余个非遗项目之一,前往丝路名城敦煌参加了“文化与自然日”的展演,等等......

(注)据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重刊凉镇志》云:“王成堡,城北三十六里。”乾隆十四年(1749年)《五凉全志》亦云:“王成堡,县东北二十五里。”今里程碑记距城十三公里,属凉州区大柳镇。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王城堡”不单指今之王城村,而是包括王城、湖沿、东社、西社四个自然村(旧时称大队)。此四个村,昔年农田灌溉属同一水系,且皆为井泉灌区,故邑人统称为“王城堡”。今俗称王城堡者,仍指四村。

攻鼓子舞

作者简介:陈有顺,字仲达,武威市凉州区发改局退休干部,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研究员,陇右姓氏文化与谱牒研究学者。先后在《甘肃日报》《甘肃文史》《民主协商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工人报》《武威日报》《寻根》《谱牒学论丛》《回族诗刊》及《今日头条》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杂文、报告文学及文史作品等300余篇。著有《陇右陈氏文史考》、《甘肃武威·陈氏族谱》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