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社火

【文脉城中】丛书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4):总寨堡文艺瑰宝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01 07:35)
文章正文

《文脉城中》

总寨堡文艺瑰宝——社火与汉族民间小调

韩国民

社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社火,以其独特的高原文化特色,深深植根于高原大地,流传了数百年。这支独具特色的艺术奇葩,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锣鼓不响,庄稼不长”高原人对其倾注了特殊的情感,使其流传数百年而经久不衰。每年正月,各地的社火表演形式更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等等,热热闹闹的社火把城市乡村笼罩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将正月里节日的气氛渲染得异常红火,使元宵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

西宁市城中总寨堡在明清时期就有演社火的习俗。据传最早是从甘肃金城(今兰州)传到这里的,时至今日己有数百年的历史,从其文化内涵来看,它既有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相融合的痕迹,又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传统,还有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特征,特色浓郁,深受老百姓喜爱。总寨堡社火更加突出了农耕文化,以传统节目和传统风格为主,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祈盼人寿年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心愿。

总寨堡社火的组织者为火神会,推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各节目会头若干,会长人选旧时由本堡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担任,现在一般由家境较好、热爱该工作、具有组织领导能力、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每年到农历十一月底,腊八前就开始准备社火演出事宜,组织者开始散发演员身子请帖,对重要角色如“灯官老爷”“胖婆娘”“哑巴”等身子还需会长亲自下请帖,对接了帖的各“神祇”演员宣布,演出事宜和要求,此具有敬神畏神的权威性,演员身份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更不得缺席、迟到、早退,直至演出结束,这也是社火得以年年相续、代代相传的一个主要原因。

农历腊月青海人戏称“忙腊月”,一年中的许多事情都要在腊月办完。总寨堡社火排练一般以碾粮场面为主,请专业指导老师指导,上午演练节目各种动作或说唱词,中午各自回家练习,不计报酬,人人没有怨言,排练场上敲锣打鼓,气氛热烈,村子里早早闻到了年味儿。

到了正月,过完三天年后,再现闹新春的高潮,火神会按本堡的习俗,到娘娘庙焚香打卦确定吉日,一般在初六至初八之间,隆重祭祀火神,告庙上香,各项程序完毕后,社火正式拉开帷幕,这天的演出活动称为“出灯官”,也称社火“禳街”,在会长及各会头的组织下,“灯官老爷”率领社火队开始到庄堡的每个巷道表演,每到一个人口较集中的巷道,村民们早早摆设香案,摆好桌椅,放上肉菜,烟酒、糖果等供品喜迎社火,本堡人也叫“接社火”。

这时灯官老爷歪戴乌纱官帽,前贴“槽头兴旺”,后贴“一品当朝”字样,红脸美髯,身穿大红袍,手摇用粟谷草扎成的腻子扫帚做扇子,脚蹬深腰高底皂靴,由四名衙役侍奉倒骑在牛背上(现在大多乘坐带斗摩托车),来到桌案入座后,村民们跪在灯官桌案前虔诚地听灯官吩咐:老爷我领了玉皇大帝的神旨……。

出灯宫后开始演出,直到十六日结束,白天演出叫白社火,晚上叫黑社火,过去晚上演出时,把龙、狮子、高跷、马子等用蜡烛照亮,非常好看,现在利用电灯光源。十七日演员卸身子,在庙院烧一大锅饭,也叫散伙饭,吃完后社火道具入库,一年一度的社火正式落幕。

总寨堡社火解放前是一堡当差,由总寨堡、清水河、清河等三个村堡共同组成(这三个村旧时属一个行政村),解放后才分开各演各的。

总寨堡社火花样繁多,动作夸张,位置时空变换繁复,进中有退,时进时退,表演的路线、场子比较固定,这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

总寨堡社火分内场和外场两部分。内场部分是社火的核心,包括舞龙舞狮等模拟动物的舞蹈内容,也包括踩高跷、划早船等,具有神像巡游意味的表演活动,还包括扭秧歌、扇予舞、太平鼓等群体舞蹈表演。外场部分包括胖婆娘、哑巴、骑驴等粗犷谐趣形象的内容。

社火表演中许多演员都有固定的社火词,含蓄幽默、文白相间,也有的颠三倒四、极度夸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娱神娱人。

总寨堡社火不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保留着传统的文化内容,也掺入现代生活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寨堡社火出灯官仪式完毕后就进行演出了,原来演出白社火总北村在逸夫小学操场,总南村在仓院,黑社火在仓院,近几年两村的黑白社火都改在城南新城大道终点的丁字路口。

总寨堡社火有近400多年的历史,两村近4000多人,50%的人能唱能耍,以求平安。社火从仓院出来,演员排成四行,600多演员阵容庞大、双龙开道、群狮压阵,气势恢宏、雄浑壮美、浩浩荡荡、锣鼓咚咚如雷震天响,彩旗猎猎迎风飘扬。社火内容丰富,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到达演出场的顺序是:鼓乐队→灯官和衙役一仪仗队→舞龙→舞狮→高跷一老秧歌一旱船→小花鼓→童谣一扇子舞一秧歌→抬花轿→藏舞→太平鼓,到达演出场后,龙骧狮腾,舞姿翩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宽广的场地变成了流光溢彩的海洋,加上锣声鼓韵,音箱管弦之妙,便将观众带进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奇妙境界。

尤其是元宵节晚上的黑社火,更加热闹,各种彩灯,星罗棋布,辉煌灿烂,此时,整体队伍在灯官老爷的率领下,按顺时针方向行走跳跃两圈,然后到提前摆好的桌凳并设香案,先放鞭炮,再由老汉们带头焚香化表,迎接灯宫老爷所带来的社火队。

这时600多演员跪在灯官老爷的前面,灯官老爷高声唱道颂词:“本灯府请了玉皇大帝的圣旨,领了王母娘娘的金牌,火神老祖的大令,带了一部毛草社火,打太平鼓、敲得胜锣来到了总寨堡宝地给父老乡亲们拜年,祝乡亲们身体健康、新年愉快、百事顺心、千事吉祥、万事如意!老爷我吩咐得好不好?”这是全体演员和群众齐声大喊“好!“老人们自发给灯官老爷披红挂彩。

不论是黑、白社火,每场都遵循合分的套路,合就是所有演员身子合编队表演,分就是内外场同时表演。

龙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则热切地表达着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愿望。

总寨堡社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龙,既是炎黄子孙的图腾崇拜物,还是受万民敬仰的吉祥物,又寓意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万象更新、四海同春。总寨堡社火中的龙有两条,即青龙和黄龙,青龙被尊为风调雨顺的掌管者,象征治水,为祈丰收,黄龙象征国事顺通、政通人和,二龙共舞象征国泰民安。总北村10位大汉手握青龙,总南村10位大汉手握黄龙,分别在龙头老大带领下按鼓点和唢呐音乐节奏,舞弄起来,左耸右伏,九曲十回,时缓时急,蜿蜒翻腾,完成穿、腾、跃、翻、滚、戏、缠等动作和套路。

表演“双龙挽花”“游龙治水”“白鹤展翅”“双跳龙门”“伏地盘卧”“金龙蟠玉桂”等多种舞姿,他们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舞姿生动,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龙成为了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乐章,也体现了总寨人民战天斗地、无往不胜的豪迈气概。

正月十五日晚舞龙开始前,男女老少,尤其是刚满闹岁的小孩被父母抱着从龙的腹下穿过,叫“过关”,以示消除病魔,祈求四季平安、大吉大利的愿望。

狮子舞是典型的动物形象在社火中的表演形式,象征吉祥、驱妖镇邪、四季平安。一则祝愿寄思,二则增添节目乐趣。

总寨堡的狮子主要动作有三起三落、耍四门、舔身、腹痛、抽搐、母子相亲、逗子、三级连升、背狮娃、过关等。

总寨堡的狮子近三十年中由1只发展成了现在的22对,轮到狮子舞上场时,22对狮子同时出现在演艺场上,个个昂头挺胸,威武雄壮,使观众感到处处是狮子,眼花缭乱,转不过神来。这时锣鼓钹齐奏,节拍欢快,震动天地。22对狮子舞步整齐有力,雄雌互相搭配嬉戏,头拥颈部表示感情友好,给人以温顺柔情的感觉,它们挥动着欢快有节奏的舞步。这时有专人负责抬来三张特制的桌子,将两张拼在一起,另一张摞在上面,此时四只雄狮跑步到桌的四周,进行“扎四门”,昂头搭腿,上跳下跃,循环四周,而其他的狮子围成圆圈,舞动狮步。

锣鼓声中不断按鼓点变换舞步节奏,四只雄狮上在第一层桌面上,巡回跳跃变动,昂首挺胸,搔痒摆尾:然又有两只雄狮尾部演员跳上第二层桌面,将头下尾上的跳跃舞步玩耍,再将狮头的演员被尾部演员抓住腰带,配合后跳,提到二层桌面上,两只狮子配合旋转,还向四面摇头伴颈,并互相撕咬,当一只雄狮的头部演员骑在尾部演员的颈肩部上,尾部直立,头部继续摇摆玩耍的同时,另一只狮子头尾像一个整体滚到地面上,给观众出其不意的惊喜,有的人叫出了声。

全体舞狮人根据锣鼓的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和舞步,做出不同的细碎繁密或轻快跳滚的舞步,他们的队形变化错落有致,富有情韵,动作自如,潇洒大方,栩栩如生,演绎得淋漓尽致。狮舞上场表演中,灯官老爷手摇扫帚,口中念道:“狮子狮子,你是山中兽,兽中之王,四只爪子蹬得云,前爪蹬得总寨堡人风调雨顺,后爪蹬得总寨堡人荣华富贵太平安。”

狮子随着鼓点的轻、重、快、慢,忽而仰视,忽而低头回顾,忽而回首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将狮子的顽皮活泼,以及母狮产崽后与幼崽亲热嬉戏的欢悦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总寨堡社火中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

旧时高跷较低,是由八大光棍手持牛尾巴掸子,领踩跷姑娘,踩跷姑娘都是男扮女妆边扭边唱,妇女不能出演社火。

现在总寨堡高跷有多40多人,装扮有西游记人物,表达老百姓降魔除邪,祈求平安。有白蛇传人物,希望人间婚姻自由,幸福常在之意。还有民间理想化,形象化的历史人物,如一身正气除暴安良、为民做主的包青天:保家卫国血战沙场的杨家将;忠勇救主而血染战袍的赵子龙;替父从军女扮男妆建奇功而布衣还乡的花木兰等英雄人物。

总寨堡的高跷艺术长盛不衰,一直保持了应有的艺术水平。在锣鼓、唢呐等乐器有节奏的伴奏下按“五行阵”“对门连环阵”“四方踏煞阵”“双线八阵”“双龙抱柱”“双龙相会”“二龙穿花”“葵花图”等舞阵图式进行表演,美不胜收。

他们的表演抬脚快,落脚实,动作自如,潇洒大方。动作和鼓点整齐,步调一致,脚手并用,使出全身的力量,跷头按鼓点节拍着地发出“喀喀喀”的声音,加之居高临下,浩浩荡荡,煞是风光,格外引人注目,扣人心弦。场面雄伟热闹,感染力很强,使观众不知不觉中随着悠扬的节拍沉浸在春意浓浓、春景美如画的情境里。

老秧歌是总寨堡传统社火的保留节目,有新老之分。秋收后,为庆祝粮食丰收,在敬神祭祀时,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的演变而来的,它对道具没有特别要求。总寨堡有12位反穿皮袄的身子,其中6人下身穿红色战裙,头戴高角帽并用白纸和纸花装饰,另外6人下身穿白色战裙,头戴高角帽并用黄纸和纸花装饰,由于以前手持两截短棒,(称为“钱棍”)或小羊皮鼓、小锣等简单道具。这12位身子是老羊歌的核心,老百姓对此装束戏称:“反穿皮袄毛奓(音zha, 竖起) 起, 老天爷吓得不下雨。”

表演时踩着鼓点,时紧时慢,边跳边唱到“总寨的庄子四四方,四面八方用金砖镶,镶了前头镶后头,镶下的狮子滚绣球。总寨里庄子四四方,金盆养鱼的好地方,前面山上龙摆尾,后面山上落风凰……”

该节目口口相传,已被收入西宁市城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故村民韩发邦先生曾被评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在老一辈的传承下该节目保持至今。

除了上述传统项目外,还有跑旱船、太平鼓、藏舞、大头罗汉戏柳翠等等,都是很好看的节目。

总寨堡社火在外场中还有不可缺少的大角色,丑角胖婆娘扮演说道吉祥如意、早生贵子,人群中不时有还未曾生育的青年少妇抱一抱胖婆娘怀里的“太年娃”,希望早生孩子。胖婆娘语言幽默,神态滑稽,每到一处惹得人们哄堂大笑。

大神祇中还有装聋作哑的“大哑巴”,他是楚庄王的化身,形卑而位尊,总寨堡社火中的哑巴翻穿皮袄,黑脸红腰带,手拿大狗棍,故作吓人惹人发笑,有时用棍子轻轻敲打观众,意为“掸病”,有的妇女抱着孩子刻意让哑巴敲打以图驱病禳邪护佑平安,是社火中最大的神祇。还有卖膏药的说、唱结合在人群中游说笑话、歇后语,令人捧腹。傻公子角色既丑又懒,好衣帽而丑品行,讽刺达官贵人家的纨绔子弟。这些角色的揉合,逗趣生乐,雅俗共赏,轻松、明快、诙谐、幽默。

古代社火就有“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的记载,最初始于民间祭神娱乐活动,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延续,现今,河湟地区的社火己成为春节期间最普遍、最宏大的农村群众活动。

总寨堡社火已形成大南川地区乡村文化特色,蕴含浓厚的地方文化,承载着厚重的河涅民俗。春节期间观看社火的人多达四万人次之多,颇受人们喜爱,社火丰富了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总寨堡社火如火如荼、发展壮大离不了己去逝的卢宗章先生。卢宗章先生把毕生的精力花在了总寨堡的文化事业上,在担任二十多年的社火总会长期间,呕心沥血、吃苦耐劳、团结友爱,为总寨堡社火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的黄聚光总会长和卢吉儒会长,继承和发扬了卢宗章先生的高贵品质,在担任十多年社火总会长期间勇于开拓和创新,每年集资10多万用于总寨堡社火的发展。卢吉儒同志继承父亲传统,40多年来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演唱社火小调风格独特,对社火节目亲自编词编曲。几年来,卢吉儒成立的城中区金韵曲艺队,录制8集视频,在青海地方曲艺平台播放。2018年3月,被命名为西宁市城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代表性传承人。

舞台小天地,社火大世界。总寨堡社火堪称为新时代的精神食粮,适应时代的节奏,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总寨堡社火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鼓舞艺术走出村寨,进入广阔的艺术天地,在文艺的百花园中赢得自己的地位和荣誉,展示出高原河江农民的风采和魅力。

作者简介

韩国民,生于1963年,西宁市城中区总寨人,大专文化,生物高级教师,2019年10月退休。现为湟中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宁市城中区政协文史撰稿员,在《湟水》、《沙枣树》等杂志发表过民俗散文多篇,出版个人文集《总寨堡:我可爱的家乡》。

原标题:《【文脉城中】丛书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4):总寨堡文艺瑰宝——社火与汉族民间小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